|
· 首頁
→ 平面設計頻道 → 理論文摘 → 行業評論 |
|
“深圳設計之旅”之十:“闖”出來的深圳展示設計 |
|
深圳的設計師在國家級大型展覽會上連中三元
提起深圳博物館門前的那尊雕塑《闖》,“老深圳”大多很熟悉。一個體魄健碩的青年,張開雙臂撐裂了一扇沉重的大門。他已成為繼《墾荒牛》之后,深圳精神的又一象征物。
該雕塑作于1993年,最初出現于《全國沿海開放城市改革開放成就展覽會》(簡稱“沿海展”)深圳館。據該館的主要設計者鄭建平介紹,《闖》(見圖1)這一主題,源于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對深圳特區發展經驗的概括性總結。“闖”是對條條框框的突破,從某種意義上說,也證明了深圳展覽設計在國內率先闖出一片發展空間。當時大家對現代展示設計的概念很模糊,面對這樣大型的主題性展覽會,首先想到的是請境外的專業公司做。這次局領導點將,讓他牽頭負責此事。深圳這一不循常規的用人機制連他自己都深感意外,事后鄭建平感慨地說,如果在內地,他不可能有這樣的機會。由于此前幾乎沒有任何大型展覽設計和工程經驗,鄭建平只有從零開始,邊學習、邊模索。他專門考察、觀摩了國外展覽會,組織專家討論方案,并請華藝展覽工程公司等境內外專業機構參與方案的實施。深圳館最終以其鮮明的主題,新穎的展示風格榮獲“沿海展”的“最佳設計裝修獎”。《闖》為深圳館的主題雕塑,也載譽而歸,成為深圳的又一精神符號。談到這件雕塑的藝術水平,鄭建平至今耿耿于懷,由于第一次缺乏經驗,委托制作沒有跟蹤把關,至使該作品工藝粗糙,造型僵硬,引起不少專業人士的批評。但我想這個雕塑需要放在特定的歷史語境中解讀,其政治意義遠大于藝術價值,只要深圳敢為天下先的精神還在,《闖》就會繼續矗立在那里。
因為有闖勁,鄭建平沒有浪費這次機遇,因為“闖”的精神,深圳展示設計開拓出一片自己的空間。1994年,在慶祝建國四十五周年之際,《中國社會發展成就展覽會》(簡稱“社會成就展”)在京舉行,它實際成了各省、直轄市展示綜合實力的舞臺。廣東館由鄭建平任總策劃和總設計,郭紹華任總工程師,統籌近百家參與設計和施工的單位,一舉獲得“最佳組織獎”和“最佳裝修設計獎”兩項第一名。1997年,《輝煌五年——十四大以來經濟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成就展》(簡稱“兩個文明展”),廣東館再獲“最佳組織獎”和“最佳裝修設計獎”第一名,其總體設計還是鄭建平。深圳的設計師在國家級大型展覽會上連中三元,一時在展覽設計界傳為美談。
科技手段助深圳展示騰飛
鄭建平把自己的成功歸結為多學科交叉。展覽設計以空間造型為載體,藝術地將文化內蘊和科技表現手段融合在一起。在“社會成就展”中,廣東館的設計有三大亮點:其一是巨型雕塑“賽龍舟”(見圖5),由廣州雕塑院院長唐大禧主持制作;雕塑長21米,高2米,騰空高度為3.5米,神采飛揚、氣勢磅礴。雕塑的創意源于廣東的傳統民俗,有較強的嶺南文化特征,同時也展現了廣東人民齊心協力,不斷進取的創業精神。其二:“時代列車”(見圖2),采用外觀仿真的子彈頭式高速列車造型,車廂內以多媒體手段播放的特制的專題片《三分鐘巡廣東》;列車的象征造型與廣東經濟發展的高速度相呼應,較完美地實現了形式與內容的統一。其三:“歷史與現實”流動畫卷,長80米,高2米,以每分鐘8米的速度滾動前進,使靜態的內容變得鮮活起來,這些創意都需要以現代工程技術手段來實現,廣東館的兩次獲獎,與率先采用聲光電等現代綜合展示技術密不可分。“兩個文明展”中“網絡快車”、“兩個文明助推火箭”(見圖4)等創意,與三年前的“社會成就展”異曲同工,均以技術優勢取勝。
與先進的展示技術形成較大反差的是,上述三項獲獎工程的造型語言相對比較陳舊,或者說帶有鮮明的政治圖解色彩。我曾與鄭建平先生討論過這一話題,他也認為政府工程本身對設計形式有明顯的限制傾向,你不可能像純藝術創造那樣自由,不能超越某種界線,設計師要做的是選擇大眾可以接受的形式表達主題思想。較抽象的語言與目前社會的接受能力有距離,也難以在政府工程項目競標中取勝。這其中或許還有個隱性的理由,即方案決策者的選擇趣味。以上三項主題工程的一個共同特點,是規模宏大,為弘揚主旋律,政府工程既要求大求新,也要求穩。
在歷屆政治主題展中,1995年的《深圳特區建立十周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展覽會》(簡稱“十五周年展”)(見圖3)的設計是較有突破的一次。該展覽實際是長期主題性陳列館,位于深圳博物館三、四樓,由“偉大決策,石破天驚,一夜新城……”等十六個主題館構成。各館中圖解式的語言明顯減少,設計者注重以空間結構表現各館主題特點,新材料和新工藝的使用也催生了新的形式感,內容表達的生動性、趣味性也臻完美。該館的設計制作,可以說代表了當時深圳展示設計與工程制作的最高水平。1996年,該館入選全國博物館系統“十大展示精品”行列。
除政府的大型展覽工程外,深圳的各類商業展覽會在九十年代初期異常火爆,與北京、上海形成中國會展業的三足鼎立之勢。深圳的展示設計業也因此獲得第一個高速成長期。
|
|
網友評論:
|
|
·尊重網上道德,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導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責任
·新聞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參與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