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
最近看到幾個新一代荷蘭平面設計師的作品,很有感觸。
不久前在法國夏芒舉辦的“國際海報和平面藝術節”(International Poster and Graphic Arts Festival, Chaumont),是一次可以比較多看見歐洲新一代設計師作品的機會,在那里看見好多荷蘭設計師的作品,很有意思。
理查德.尼爾遜(Richard Niessen)的海報設計,非常特別。他的作品好像集成電路版一樣,工整之中有自己的藝術布局,因此工整,其實表現成分很重,我看見他在2007年設計的一個系列,叫做“ 版面石匠城市”( Typographic Masonry City),就是這樣一個好似電路版一樣的設計,這套海報簡稱我“TM-City ”,一共八張,用了150個包括不同的字體、不同的幾何形狀和不同色彩再內的元素組合而成。設計概念是多元素的工整的編排,其實是城市的布局鳥瞰,從天上看城市的形狀。

另外一個荷蘭平面設計事務所莫倫和威登(Mooren & van der Velden)是由兩個平面設計師組成的,他們分別是毛林.莫倫(Maureen Mooren,1969年出生)和丹尼爾.凡.德.威登(Daniel Van Der Velden,1971年出生),他們是設計中最具有探索色彩的一個組合,他們認為我們的世界過于充斥各種視覺符號、信息爆炸造成我們的視覺紊亂的環境,因此認為傳統的直截了當的平面設計方式已經不符合這種信息泛濫的時代了,因此希望探索出版一種新的設計方式來,用新的形式來代表信息膨脹背景下的折衷主義和混亂,迷茫的心態。他們的作品是這種探索的過程,雖然不能夠說他們達到了希望的目的,但是看看這種目的下的設計,和設計表現出來的社會狀況,是非常有趣的。


伊瑪.波姆(Irma Boom)也是荷蘭當代平面設計的一個重要的代表人物,她的設計集中在書籍方面,她的書籍設計,除了具有荷蘭設計基本特征之外,還非常強烈的具有象征、符號性的特點,從符號上探索書籍之美。工整而典雅,荷蘭平面設計的老前輩奧托.特魯曼(Otto Treumann)第一次看到她設計的書籍的時候,說她的書是“她”的設計,而不是“他”的設計,意思說她的設計有強烈女性韻味,很欣賞。
波姆年紀比上面提到的幾個設計師都大一點點,她是1960年出生于荷蘭小城洛亨(Lochem)在恩什德設計學校(Enschede)畢業,畢業之后給荷蘭政府的出版辦公室設計書籍,有五年之久,積累了很豐富的經驗,之后于1991年在阿姆斯特丹成立了自己的設計事務所。她一方面做設計,也在大學教設計,她在美國的耶魯大學設計學院、荷蘭馬斯特里奇的凡戴克學院(the Van Eyck Academy at Maastricht)都兼任課程。在大學的工作,使得她對于書籍更加愛好。
她在眾多的書籍設計中,最大挑戰的一個項目是個荷蘭大企業SHV公司設計的一本紀念公司成立百年的書,這本書的設計用了她五年的時間,頭三年主要在這個巨型企業的檔案中找尋資料,設計本身用了兩年,這本書的設計實在令人嘆為觀止,鴻篇巨制,原來厚達4000頁,最后通過設計,也是2136頁,如此巨大的書對誰都是一個挑戰,她自己說整個設計過程就是“夢和噩夢交織”,客戶的信任和放手是美夢,而過程之漫長則是噩夢了。
荷蘭設計是歐洲設計最精彩的一個典型,我自己是一個比較理性的人,因此對理性主義的設計很感興趣,也就導致我喜歡荷蘭現代設計了。
PS:因為網速慢,《荷蘭現代平面設計》第二篇沒有能夠放圖上去,這篇文章在《Design360》雜志17期刊載了,希望看圖文的讀者可以找這期雜志看看。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