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設計師Yi Mi Xiaoxin食品包裝設計
作者:Yi Mi Xiaoxin 來源:www.65824.cn 點擊:
質感生活【小團圓】創建的初衷,是我們渴望有個媒介,來維持著人與人之間美好溫暖的關系,這個媒介是什么?我們想到的首先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茶米油鹽。而這一次從米開始,我們希望用一種真正的好米和“小團圓”的概念來進行對接和碰撞,激發起人們內心深處對團圓的渴望:或許,是許久不見的同窗,是曾經并肩作戰的同事,是繁忙工作中忽略的家人,是追了很久沒有進展的女神。這份渴望,只需要一碗飯的時間,無論你是細嚼慢咽,還是狼吞虎咽,都能感受得到這一刻園滿的美好。怎樣的米,才對得起這樣的“一碗飯”?我們跋涉千里,最終在西南邊陲普洱的農人們手里找到了答案,這三款真正的好米分別是:墨江縣哈尼族山村收來的梯田紫米,以及江城縣哈尼彝族山村收來的梯田紅米、白米。中老、中越邊境的江城縣,地處思茅、紅河、西雙版納結合地帶,山高林深,風景瑰麗,因三江環繞而名江城,哈尼彝族同胞世代耕作于這塊江河并流的山地上,他們跟著節氣,用雙手勞作,種植出樸素卻珍貴的江城白米。江城北行,便是中國紫米之鄉---墨江,墨江紫米多年前已是哈尼土著進貢宮廷的珍稀大米,而這一品種曾一度因天然抗拒化肥、產量稀少而令哈尼族面臨糧食危機,幸而,對傳承心懷敬畏的族人鼎立族規:一旦土地產量不能滿足村寨糧食需求,即分出部分人口修筑梯田,開山建寨。紅米的故事,與紫米如出一轍,也跟這塊土地上所有曾經發生的故事一樣,延續著古舊不變的味道。如今,人們只知道普洱名聞天下的茶,卻不知道,同樣的土地,同樣的人們,也種植著樸素卻珍貴的稻米。為了將這份跋山涉水得來珍貴,分享給更多人,我們把普洱的高山流水和瑰麗壯闊的梯田氣象,結合現代的設計手法和包裝工藝,進行全新的創作探索,并最終不負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