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的中國當代藝術工作者往往標榜了自身精英的、全觀的、整體的,有全體引領性質的地位所在,似乎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現代化版本。可實際上,真實的視覺藝術領域中,卻有著超出我們預估數量的,彼此不同的,各自為大的山頭。在我們以帶領者心態俯瞰著它們的同時,看上去它們也在以同樣的情懷俯視著我們,一句最典型的,看上去謙遜,實則高高在上的他者評價當代藝術的評語就是“看不懂!”其實是不想看。為什么不想看呢?因為有自得其樂的玩法與圈子,且這些個圈子一點不小,其對社會的影響力,其群眾基礎,從人數上講往往比后現代藝術-當代藝術要大得多。
它們是誰呢?
傳統藝術(并不一定指東西方古代傳統,它也包括寫實主義、現實主義、已被大多數核心城市與小資群眾接受的印象主義、后印象主義、現代主義諸流派)。傳統派與前衛派如火如荼的辯論大賽在國內已是專業領域里人盡皆知的事實,在這里恕不贅述。
筆者想討論的是十個被前兩者(傳統藝術與當代藝術,或曰保守與前衛圈)均視為“較低”等級藝術潮流的存在與挑戰:
1、小清新的藝術潮流
小清新類的照片攝影
小清新一詞原本起源于日本,卻在中國開花結果,大行其道,擁有廣泛的青年人基礎:即所謂文藝青年群體。最大的小清新藝術傳播基地當屬社交名站豆瓣網,它是一種風格與生活態度,即所謂“萌萌噠”,清淺、柔和、優美、浪漫的氣質充滿,卻并不一定淺薄。這種美術形式又和相應的文學、攝影、電影、服飾、妝容、家具、器物、飲食以至于特定生活方式相結合,展現了和平、自我、青春、書卷、自然、淡然,去政治化,獨立,敏感的生命主張。常用美術形式包括水彩、彩鉛、“手帳”、“手作”、多肉、羊毛氈、橡皮章子等。有包括“森”、“宅”、“腐”等的多個風格分支。
平面設計
工業設計
CG插畫
UI交互
室內設計
建筑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