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自1994年出售大樂透彩票以來,將大部分銷售所得投入公共建筑。一座座體育場、博物館和會展中心因此落成,英國全境更掀起求新、求變的建筑熱潮。20年過去后,人們卻開始追問這些“彩票建筑”存在的意義,它們的建筑風格也遭到詬病。
建筑熱潮
發行大樂透以來,英國國家彩票基金會收到各種修建畫廊、音樂廳、博物館和探索中心等等的申請。一股建筑熱潮在英國悄然興起,其中不乏公共建筑的經典之作。
坐落于倫敦泰晤士河南岸的泰特現代美術館即為其中之一。多虧彩票基金會的資金支持,這座美術館易址重建后于2000年5月正式對外開放,成為倫敦最受歡迎的博物館之一,每年吸引500萬名參觀者。

泰特美術館外景
重建的泰特美術館由一座廢棄的發電廠改建而成。
設計師保留了老舊廠房的深褐色磚墻、內部鋼筋結構和高聳入云的大煙囪。昔日巨大的渦輪車間也得以保留,成為美術館的主要功能大廳,既可以舉行小型聚會、擺放展品,也是參觀者搭乘電梯、出入各展室的必經之地。如今,渦輪廳幾乎成了當代藝術的“神壇”,能在這兒展出的作品都是上乘之作。
發行大樂透20多年來,國家彩票基金會共向3.6萬個項目提供了總計近60億英鎊的資金支持。除了博物館、藝術中心和體育場,銷售大樂透的所得還用于維護自然景區、公園管理和改善社區條件等等。
盲目跟風 大樂透發行以來,英國各地奔著彩票基金扎堆兒蓋樓,不少項目盲目跟風,難以持續發展,最后以失敗告終。
英國工業重鎮設菲爾德申請到1100萬英鎊彩票基金,用于建造一個流行音樂博物館。這是一個雄心勃勃的項目,聘請聲名鵲起的年輕設計師奈杰爾·科茨設計,計劃每年吸引40萬人參觀。
建成后,這座音樂博物館既不叫好也不叫座。根據科茨的設計,博物館四座不銹鋼主體建筑好似四個大鼓,當地人卻給這四座樓取外號叫“茶壺”。
博物館的門票并不貴,一家四口參觀只用買21英鎊的套票。然而,對公眾開放頭7個月里,這座博物館只勉強吸引了10萬訪客。再往后,參觀者更是寥寥無幾,以至于收入難以維系博物館全部79名員工的工資。
彩票基金投資失敗的項目在英國不算少數:西布羅米奇的公眾館、中部城市唐卡斯特的地球中心,還有倫敦的千年穹頂,都是耗資成百上千萬建成的 “彩票建筑”。過了開放初期的熱鬧勁兒,這些地方生意冷清,難以維系商業運營,還要吞噬巨額修繕費用。
千禧風格 建筑師出身的英國《衛報》評論員羅恩·穆爾認為,浪費和荒誕是不少“彩票建筑”的特點。
不少“彩票建筑”本著千禧主題而去,一味追求新穎、大膽的設計,不僅建筑上難有建樹,還造成巨大浪費。
大樂透發行之初,國家彩票基金會專門成立千禧年委員會,為紀念世紀交替的項目提供資金支持。一種放眼未來、追求新技術的情緒四處彌漫,曾經遇冷的未來主義設計師再度走紅。他們尋找價值不菲的新式建材,拿出充滿怪異想象的圖紙,設計彩票建筑。
羅杰斯設計的千年穹頂可謂其中典型。這座位于倫敦東部格林尼治半島上的龐大建筑初衷是為人們提供一個場所,集體迎接新世紀到來,并在2000年在其中舉辦千禧主題展覽。
千禧年過后不久,這座建筑的大部分設施都關閉、拆卸,只有巨大的穹頂尚存。盡管彩票基金會提供的6.28億英鎊支付了建造穹頂的大部分費用,其龐大的維修、保養費用卻令人頭疼。
英國政府因此遭到媒體批評,被指責同意修建該建筑的決定過于草率。由于每月保養費用高達100萬英鎊,千年穹頂一度難以出手。直到后來被當地一家電信商購買,才得以平息媒體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