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80~90年代,無論是書籍還是報刊,都大量需要插圖,很多的畫家均投身其中,那時沒有畫廊,插圖的稿費成了畫家重要的經濟來源(當然還有連環畫創作的收入也極高)。 上海當時也有一大批插圖的創作人群,因此從報紙、雜志和書籍中,涌現出了很多優秀的插圖作品,而且風格各異。其中跟我年齡相仿的一些畫家,彼此都十分熟悉,有好多位則成了很好的朋友,經常聚在一起相互交流,這一轉眼已是一、二十年前的事了。 為了對自己的插圖有個階段性的小結,1992年我和其他五個朋友合集出版了名為《我們·插圖》的書,由湖北美術出版社出版,序文我們邀請了著名的中國畫大家劉旦宅撰寫,當年我們都是一群三十歲左右年輕人。另外五位上海畫家是袁銀昌、陳寧、季平、樂明祥和裴向春,如今只有我和銀昌在從事著設計,陳寧則隨著出國大潮去了澳洲,他好像還在從事一些跟設計和繪畫都有關的事,季平繼續著繪畫,樂明祥在出版社工作,而裴向春則沒再聯系。現在也只有我和銀昌保持著密切的聯系。 翻出這本早已泛黃的小書,真有些百感交集的滋味。
書的封面由袁銀昌設計
序文與內頁的版面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