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深圳設計論壇暨設計邀請展”開幕式現場。
繼2005年和2007年“深圳設計論壇暨設計邀請展”成功舉辦后,“2009深圳設計論壇暨設計邀請展”12月2日再度花開鵬城。據悉,這次論壇共持續兩天,與會嘉賓將進行主題演講和分組專業討論。“2009深圳設計論壇暨設計邀請展”參與國家之多、人數之多、水準之高堪稱一次國際性的設計學術峰會。由深圳市文體旅游局和深圳大學主辦,深圳現代藝術與設計研究中心、深圳大學藝術設計學院承辦的“2009深圳設計論壇暨設計邀請展”當天上午在深圳大學國際會議廳隆重開幕。國內外三十余所院校的近百位專家學者、設計精英共聚一堂,以“都市設計與設計之都”為主題,以“在中國的都市化和現代化進程中設計對于都市建設和科學發展的重要作用以及面臨的緊迫問題”、“他國及他市都市設計的啟示”、“設計教育與都市設計”、“深圳設計之都建設的策略及建議”為參考議題,展開了深入的研討與交流。
自2005年首屆深圳設計論壇在深大舉辦以來,時至今時今日,深圳設計論壇已經三歲了。和上兩屆不同,這屆深圳設計論壇的背景是在2008年12月7日,深圳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加入全球創意城市網絡,并取得“設計之都”稱號之后,首次舉辦的設計論壇。從2008年12月起,深圳市正式把建設“設計之都”作為長遠的發展戰略和城市的品牌形象,進一步彰顯了深圳文化的創新品質,增加了深圳先鋒、時尚、創意的城市色彩,提高深圳的國際知名度和美譽度。目前深圳已成為世界設計的重鎮及中國現代設計的核心城市之一。為了形成持續的文化品牌效應并探討“設計之都”建設所面臨的新問題,為了本次論壇暨設計展能形成展覽、研討的良性互動,使其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專業設計學術活動,推動設計理論與實踐的創新,組委會除邀請國內院校的專家、教授參加之外,還從英國、日本、西班牙、澳大利亞、荷蘭、瑞典等國邀請了很多設計師、學者參與研討。專家們從各自的學術背景出發,從不同側面為深圳這座年輕的設計之都建言獻策。
3日下午,組委會還特別組織了與會的國內外嘉賓與深圳的本土設計師分組討論。設計的專業包括工業設計、服裝設計等。分組討論將由深圳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各系主任主持,采用專家、設計師演講,學生提問等互動方式進行。力求在討論中開闊參與者的視野,增進人們對現代設計的認識和了解。作為“2009深圳設計論壇暨設計邀請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本屆設計邀請展也頗值一書。據悉,展覽著重突出國際性、綜合性和探索性。各院校師生們的作品將從各自的視角展現在都市化和現代化進程中,設計對于都市建設的重要作用。同時全面展示中國當前設計教育的最新成果。此次設計邀請展的受邀國外院校有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西班牙巴塞羅那艾里薩瓦設計學院等。國內院校包括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等近三十余所院校。在活動結束后,組委會還將公開出版發行《2009深圳設計論壇暨設計邀請展作品集》和《2009深圳設計論壇暨設計邀請展論文集》。
專家建言 深圳設計師要注重自然和環保 深圳設計師應時刻銘記環保
對于深圳來講,要想成為全球頂尖的設計都會,有很多種途徑可以選擇。首先,深圳應該思考的一點是,什么因素能夠讓深圳變得特別,變得無可復制?以澳大利亞的悉尼為例,悉尼每年都會舉行各種各樣的設計節,展示設計師的技能并拉近設計與公眾之間的距離。其次,深圳的設計師應該考慮如何改良這座城市。澳洲的設計師常常聚會討論,如何通過設計讓城市生活變得更加舒適。比如,他們會設計悉尼歌劇院夜晚的光學效果,使之成為一個經典景觀。再比如,他們還會通過改變城市小巷道的顏色和布光,來改變人們對這些舊街區的心理觀感。此外,如何用設計來減少犯罪,也是澳洲的設計師們關注的命題。最后,環保二字應該銘刻在深圳設計師的大腦之中。如今回收利用、減少規模、減少能源已經成為國際設計界的主流趨勢。
(道格拉斯·湯金 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主任)
在自然本性和設計藝術之間尋求平衡
現代社會無處不在的設計構成了一個新的神話。那么,什么是神話的真相呢?神話有三個維度。第一,是審美維度。追求日常生活審美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種趨勢。第二,是技術理性維度。工業革命之后,理性主義高揚,人類相信理性能夠引領眾生進入烏托邦。第三,是消費維度。設計創造出無限多的文化符號供人們挑選、消費。就這三個維度上講,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被設計的社會”。人人都是設計的對象,人人也是設計的主題。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認為,應該“節制設計”,不能讓泛濫的設計掩蓋人和人類社會的自然本性。只有在自然邏輯和理性設計之間需求到一個絕佳的平衡點,設計才能發揮出它的最大效力。
(王列生 中國藝術研究院公共文化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創造商數決定設計師的設計水準
CQ即Creative Quotient(創造商數)。我們之所以把CQ作為公司的名稱,是因為我們相信設計師的CQ能力將決定他能在設計道路上走多遠。IQ即智商,它和大腦有關。EQ即情商,它和心有關。而CQ呢?它既和大腦有關,也和心臟有關,是IQ和EQ結合的產物。擁有高CQ的設計師和他所受的設計教育密切相關。比如在荷蘭,綜合性的設計大學充分考慮到了學科的多樣。學生們要學習市場營銷、銷售、采購、技術、材料科學等方方面面的知識。同時還要學習如何管理自己,如何和別人合作。設計是一個系統科學,這一點在學生時代就要注意培養。
(馬泰斯·波特 荷蘭CQ工業設計事務所亞洲區董事總經理)
平面設計
工業設計
CG插畫
UI交互
室內設計
建筑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