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田萬世橋商業中心
出品公司 | 東日本JR鐵路公司生產服務基地 / 東日本鐵道文化財團
產品類別 | 商用空間 / 建筑 / 設施
獲獎編號 | 14G110916
作品簡介
※以下為作品獲獎時的資料,可能與最終產品略有出入
概述 神田萬世橋商業中心,由東京歷史最悠久的火車站“神田萬世橋站”(始建于1912年,明治45年)改造而來,2013年9月,這個歷經百年滄桑的歷史遺跡,作為新興商業空間再次復蘇。從極盡繁華的明治時期到大正時期,萬世橋站附近經常有藝術家聚集,舉行“萬世橋沙龍”,以神田地區為起點,傳播文化信息。今天,在“城市交融”的宗旨下,作為促進地區間相互協作、共同發展的媒介,神田萬世橋商業中心在一開始就確定了其獨特的商用地位,保留了舊萬世橋的磚砌高架結構以及美麗的橋拱,盡可能地減少對建筑外觀的人為改造。
設計師 | 富加見正二郎 / 川村康成 / 石崎享 / 高彩橋 / 加茂紀和子 / 竹內昌義 等
開業時間 | 2013年9月14日
總占地面積 | 2592.45㎡
總建筑面積 | 1996.87㎡
主要材料 | 鋼混結構
作品詳情
背景 萬世橋站于1912年作為火車站投入運營,1936年至2006年間被用作交通博物館,不再投入使用。后在政府規劃下,開始了對高架橋的開發計劃,決定以增強地區活力為目的,將其改建為綜合商業設施,讓它既能夠展現磚砌高架橋的歷史價值,又能夠將老城區的活力喚醒。
設計主旨 將其建為“景觀長廊”,連接起背景/過去、風景/現在和愿景/未來。
企劃・開發的意義 背景/過去——作為自明治時期繼承下來的遺跡,萬世橋具有厚重的歷史價值。要盡力保留它原有的風貌。風景/現在——將其建成融合了現代技術與生活美學的具體化身。愿景/未來——將其建成包含著對未來的啟發和靈感源泉的建筑。新理念、新技術與歷史遺跡的深度結合,將讓以上三“景”美妙融匯,并充分展示其各自的價值,讓新萬世橋成為一種“有形的力量”,感染到每一個到訪者。
設計創意 為了實現“背景、風景、愿景”的三景融合,對磚砌結構等在設計階段遺留下來的具有歷史感的部分進行盡可能少的修補,以保留其原貌。新加入的元素,則以簡潔、有力為原則。此外,使用堅固耐久的材料,以保證它能保存至未來。為使這一“有形的力量”不被損壞,將空調等原本設于頂部的設備置于底部,埋入地下。使用反射光,使橋拱呈現出柔和的姿態。作為構造結構的磚、輔助材料的混凝土、以及門窗的鋼結構,成為“三景融合“的獨特象征。同時,盡可能地擴大空間的開放程度,即使在最狹窄的高架部分,也不會讓人覺得局促。玻璃走廊的設計,創造出與神田川融為一體的通透感。
設計師理念 為了保留對傳統文化和老式火車站的記憶,不可以恣意設計,只能在考慮保留其舊模樣的基礎上,在新材料混凝土與舊材料磚石的對比中激發活力,設計出歷史感和現代感兼具的建筑物。面向神田川的開放走廊、以及與鄰近建筑相連的公共空間等設施,將為城市創造出新領地,賦予建筑物及其周邊地區以濃厚的時代感。
評審團評鑒
將長時間廢棄不用的舊神田萬世橋站改造為魅力四射的商用設施,使其以“沙龍”的姿態重現,而不是單純地加以改造,這一點很出色。面向水面的開放空間以及與鄰地相接的月臺等等的設計,巧妙地利用周邊環境,使人充分感受到設計師獨到的設計理念。這件“作品”也獲得了公眾的廣泛好評。
評審委員 安田幸一(委員長)/ 高橋晶子 / 廣村正彰/ 山梨知彥
平面設計
工業設計
CG插畫
UI交互
室內設計
建筑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