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偉
丁偉,上海木馬工業產品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總監。早期的大學生創業者之一,2002年從清華美院設計系畢業后就來到上海創立了木馬工業設計公司。迄今,為500多家企業開發設計過新產品,曾榮獲iF、 Reddot、紅星獎金獎、中國設計業十大杰出青年提名獎、上海十大青年高端創意人才等榮譽,還出版過《木馬工業設計實踐》、《思與悟》、《360度看設計》等著作。目前任上海工業設計協會常務理事、青年設計師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家具設計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

工業設計是一個動詞。不,是一個被動的詞。
既有設計服務的經驗同時又有自主產品的設計師經常會有一個困惑:為什么給客戶開發的產品常常大賣,自主的產品卻舉步維艱?我近期模糊的有點明白,大部分設計師是在為興趣買單,稍微優秀一點的是設計產品,卻很少有人是在設計自己的生意。
我居住的小區門口有一臺我設計的飲水機,4年過去了,這臺水機顯得已經很臟很舊了,每天清早都看到鄰居阿姨在打水。我是很不好意思跟別人講這是我設計的,因為從設計的角度看實在沒有什么特點。但這是一個成功的生意。每臺水機都是免費分配給小區的,是“便民工程”,業主高興物業也高興。水機的運營商在水機上設計了大大的一塊廣告區域(這塊廣告區域當年設計師要求改小),一年銷售廣告的收入可以買半臺水機,二年便可收回成本。每桶水6元錢,是桶裝水的一半,阿姨們自然不會錯過這個省錢的機會。成本又是6元的一半,可保證50%的毛利率。這件產品對于我們只是一個小項目,對于企業則是重要的生產資料,幾千臺累積起來就是一個大生意。我當年從未思考過商業模式的問題,把精力都集中在板金的結構怎樣更合理?吸塑模具如何利用更能節省成本上了?
剛剛過去的世博會上展出了我們設計的一臺飲茶機,也是一個很成功的生意。當初企業老板栩栩如生的描述他的商業計劃的情景還歷歷在目,如今已經是央視等重要媒體的紅人了。飲茶機改變了傳統的飲茶習慣,如同我們專業設計上講的“方式的設計”(設計師眼中的窗簾不是窗簾,而是調節光線的方式)。用飲茶機沖泡茶的方式充分考慮到不同類別的茶葉的沖泡方法,通過數字識別的方式自動沖泡。每賣出一臺飲茶機就等于增加了一個茶包的銷售終端,隨著茶機的普及,茶包會越賣越多并變成一個大生意。新的沖泡方式又滿足了現代辦公環境快節奏的要求,是傳統茶文化與現代生活方式的結合。 為飛利浦開發的太陽能閱讀燈獲得了10年中國紅星獎的金獎。剛剛接到通知,此件作品也入闈了美國最高設計獎IDSA,希望能最終獲勝。這件產品的目標是解決非洲一千萬兒童的照明問題,白天太陽蓄能,夜間使用。如此絕妙的創意是怎樣變成成功的生意的?換了其他的小品牌會怎樣?一件好的產品在強勢品牌和渠道的推動下毫無懸念的成功并不代表沒有前提的成功。想想我是誰才能知道我能做什么。
朋友老付也是我很尊敬的民營企業老板,他將他企業的武功修煉的無懈可擊,另人稱奇!扒凇焙汀皟”是他的信仰,數億產值企業的老板至今開著一輛破別克。我送他的書據說看了好幾遍,上次吃飯還專門跟我討論了第67頁我的設計觀點,他是如此勤奮。在開發上,注重二次創新,滿世界找來競爭產品,將他們的缺點改掉以適合自己企業的生產條件,同時回避專利(此做法有效但不提倡);生產上,圈了大片地租給供應商,做到資源的高效利用和控制。供應商只能賺到開門費,有效的降低了成本;銷售上,有效的營銷策略,不斷蠶食競爭對手的市場份額。原來我很擔心他的產品品位不高,看來我的擔心是多余的。因為他設計的不是產品而是商業。
想到這我越來越確信我們只是為已經設計好的生意設計包裝而已,包裝再重要也僅僅是包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