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足以影響車廠設計理念
《底特律新聞》指出,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汽車消費市場,其消費者的口味足以影響全球車商的開發理念。在量產車型的設計上,車商們也在努力適應中國消費者的口味。例如,由于中國城市路面十分擁堵,所以中國消費者對于車輛舒適性和外形的追求遠大于對性能的追求。該文舉出了一個例子,別克在十年前就將君威(Regal)引入中國,但在中國市場上發現,購買君威的人多數配備司機,所以在十年間別克根據中國獨特的市場進行改款,加大后排坐椅空間,增加舒適性配置。
此外,盡管目前很大一部分中國人傾向于買“便宜的小車”,但中國也出現了很多新興的富豪,“他們是直接揣著錢去看車展的。”《底特律新聞》說,“雖然很多人在法拉利、蘭博基尼、布加迪展臺上僅僅是抱著欣賞的眼光去看這些具有異國情調的機器,但不排除有富豪是帶著購車的目的去看展的。”而只要是他們看上的,他們就會立刻訂購——跟西方許多富豪一樣,外形設計對中國人的殺傷力同樣很大。
中國車企或逐步走向整合
小型車(A級車或A0級車)在中國的市場地位十分重要。本屆北京車展上,不少本土品牌紛紛發布了精品小型車,這也引起了外國媒體的重視。
據《華爾街日報》消息稱,隨著中國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人已經不再滿足于駕駛一輛便宜的汽車,而是更追求檔次。J.D. Power& Associates駐上海的分析師鄧凱(Michael Dunne)說,中國城市中產階層財富的增長意味著承受能力已經越來越不是消費者購買轎車時的決定因素,價格低廉對他們已經不再起作用了。這在一方面給不少本土品牌帶來了不小的壓力,但在另一方面也帶來了生機,汽車廠商之間的整合跡象正在顯現。CSM駐上海分析師張豫(Yale Zhang)說,顯然,我們在今后5年里會看到更多的并購。我們會看到汽車業的動蕩。
“中國在未來幾年能將成為世界最有前途的汽車市場。”《底特律新聞》如是說。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