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畢業設計展的汽車作品所呈現的創作特色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仿生設計的應用,許多作品的創作靈感都來源于自然界。自然界的設計是可持續設計最好的典范,這些作品通過對生物功能、形態的研究,提出了具有獨特視角的解決方式。
其次是對新技術和新材料的關注。設計師不能“關起門”來搞設計,要關注科技的進步。譬如作品當中就有利用水藻的光合作用而產生電能的新技術。在材料方面也頗有創新,例如用復合材料取代簡單的一層鋼板,使汽車的“表皮”也具有降溫的特殊功能。
最后一點就是,他們比較有前瞻性地考慮到了將來的城市交通工具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及思考未來生活方式改變給汽車設計帶來的影響。一方面,能源短缺、環境污染和城市交通遭遇瓶頸等問題需要得到解決,另一方面在解決這些問題的同時是否一定要以犧牲生活質量為代價?學生們用他們的設計回答了這個問題,這些作品既關注了未來所面臨的一系列矛盾,也在如何給用戶帶來更多的方便和非凡的使用體驗上下了很多功夫。
指導教師:鄧海山
一、學生個人畢業設計作品:
1.從自然界獲取能源的車輛
黃弟二《Green vein》
“Green vein”概念仿生汽車車靈感來源于自然界中的葉子與昆蟲,像生活在自然界的植物和生物一樣,車輛也必須適應變化莫測的自然環境;車身上半部分裝滿了水藻,通過水藻吸收太陽光轉換成生物柴油;輪胎上裝有通過摩擦儲存電量裝置,為汽車在行駛中充電;給車提供自給自足的能源;車輪子可360度旋轉,靈活駕駛不同路面;造型來源是一只躲在葉子下的昆蟲;汽車內部能夠為人提供氧氣,使人跟自然界更親近的接觸,水藻能源用于新一代汽車,是環保跟科技的體現。
蘇文淵《Ragile future 》
創意是模擬海洋生物快速游行的形態,以達到車體的流體設計和完美的空氣動力學效果;設想賽車可以在“U”型跑道賽跑,在車的外殼材料上應用可吸收太陽光的材料來提供能源,同時在輪轂上增加了吸收地表熱量的能源轉換器,讓車在損耗能源的同時也能間接吸收能源。從而達到環保和循環可持續發展的效果。
梁翠連《VIGOR》
"VIGOR”是一款運動型乘用車,全開蓬式車身帶給駕駛者感觀上的新享受,更也是使駕駛者更好的親近大自然.“VIGOR”更是新一代的環保電動車,除本身配置電池外,車尾更裝有發電\儲存裝置,此裝置是連接汽車底盤和后輪的,它的原理是通過吸收本車在行使過程中所產生的震動,帶動裝置上片狀磁片與內部的導體相互運動,產生了磁感線切割現像進而產生電量,儲電系統進行儲蓄電量,能為本身持續提供輔助電量,從而達到了節能的環保功能.
2.仿生設計的車輛
李柳東《E-nimal》
E-nimal是一輛概念電動車,以穿山甲作為仿生對象。車的外殼由多層軟性材料組成,具有“皮膚”功能,內含啫喱材料,夏天能夠通過“流汗”形式降溫,減少車廂空調的能源消耗。電池是電力能源利用中最大的污染源,該概念車采用無線傳導技術。未來城市路面安裝了壓電晶片及能量發射器,能夠發電及無線供電,電動車不再需要消耗電池,整個城市交通形成新的環保的循環系統。車廂設置了三個座位,在生活中能夠得到比較充分的利用,減少 無謂的能源消耗,并且能夠為駕駛者提供更好的視覺空間。
李建龍《Muscle power》
對于新能源,并不單單是用于動力系統,將新能源應用到車身構造上將會帶來更多的變化。
通過電來控制填充了電活化聚合物(Electrical activation of polymer)的彈性絕緣管(Flexible insulating tube)的道膨脹伸縮,實現仿生動物肌肉組織,代替傳統懸掛系統和安全帶,為車身帶來更多變化的可能,通過仿生肌肉的伸縮使車身形變從而應對擁擠的路也為停車節省空間,而且,仿生肌肉根據方向盤轉向的幅度調整車身傾側,更具駕駛樂趣。在駕駛中發生意外的瞬間改變電壓,仿生肌肉組織瞬間收緊把駕駛者固定在座椅內,把危險減到最低.
蘇文淵《Ragile future 》
創意是模擬海洋生物快速游行的形態,以達到車體的流體設計和完美的空氣動力學效果;設想賽車可以在“U”型跑道賽跑,在車的外殼材料上應用可吸收太陽光的材料來提供能源,同時在輪轂上增加了吸收地表熱量的能源轉換器,讓車在損耗能源的同時也能間接吸收能源。從而達到環保和循環可持續發展的效果。
3.解決城市交通問題的車輛
石帥《Edifier》
當今城市:交通擁堵、能源短缺、空氣污染嚴重......
未來城市交通工具發展趨勢定是以小型輕巧、節能環保并具有獨特造型風格的代步工具。Edifier是針對“QUICK”一族的未來生活量身定制的小型概念車,整車自重只有普通汽車的1/4左右。獨特的造型風格既不失個性的張揚,又不缺乏科技節能和環保意識。在這款小型概念車中,駕駛艙部分外凸的造型足以保證了開闊的視野飽覽沿途美景;無論在行駛中還是停車時,車身兩側太陽能光板可以隨時吸收太陽能,再將太陽能轉換為電能后由蓄電池進行蓄電,停車時兩側太陽能光板猶如昆蟲的翅膀展開以充分接受太陽能,又猶如張開雙手來迎接大自然的擁抱!
陳傳華《Flexible》
城市車輛日益增加,導致道路的堵塞,嚴重影響交通秩序,在這種情況下,小型車占有很大優勢; "Flexible"這款小型商乘用概念車抓住這一點來設計,車后部分由三節組成,可根據貨物量來自主伸縮車箱;當只是作為代步工具使用時,車后部分可以收縮回來,此時,車長比原來縮短了一半,也就是說一個車位能停兩輛車,在如今停車位緊缺的環境下,這無疑解決了消費者的一個大問題。"Flexible"這款車小巧、靈活,在擁擠的道路上能像精靈一樣自由穿梭。運用混合動力,熱動力源與電動力源,電量可供短程行駛和應急使用。

李庚 《旋貝》
隨著科技的進步,quuck一族對未來生活漫漶憧憬,他們熱情,附有個性,追求時尚,未來城市道路擁擠,環境污染,是我們對20年后交通工具所關注的問題。
“旋貝”這款個人交通工具給未來交通工具的發展提出一個新的方向——分體行駛。整車外觀獨特,采用S型不對稱設計,出身表面是透明太陽能板,可吸收太陽能轉化為電能,整車獨顯科技,時尚,便捷,環保。
4.未來休閑旅游車
卓純純《V-MOTION》
V-MOTION是一輛未來城市的混合動力多變車,它可以在小型車和中型車之間變化,
就像人在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形象,車的形象也可以根據不同需求改變,不再是一成不變。
日常生活它作為一輛雙人小型車,小巧輕便;假日出游時延伸成中型車,它又變得沉著沉穩。
車內為四座,當作為雙人小型車使用使,最后排兩個座位壓縮折疊在前排座位的背面,當作為中型車使用時,最后排兩座可以隨著車身的延伸而抽拉初來,成為第三排座位,后車輪的支撐架亦隨之調整角度。車頂有一長凹位,實為內置軌道,用于引導延伸出來的車身。它的造型來源于變色龍與字母“V”V-MOTION一名即E-MOTION與BE MOTION的結合,代表情感,靈巧。
林言瑜《“T&G”》
“T&G”—— Traveler&Green是根據人*車*自然和諧的設計理念設計的一款個人綠色能源旅游用車,它通過模塊化的能源設計,在到達旅行目的地后把能源抽出,轉化成露營用的遮陽傘和桌子,同時吸收大自然的風能和太陽能為車充滿能源。讓你可以在郊外享受微風拂面個燦爛陽光的同時,宣揚你的環保理念。
車后部獨創可拆卸功能性行李箱設計,更人性化地考慮人們的郊外出游的使用需求。簡單拆卸行李箱的操作讓"T&G"躍然成為人們郊外旅游專用車,真正滿足未來人們近距離接觸大自然,“人*車*自然”和諧相處的渴望。
5.結構超乎想象的創新車型
林智敏《U-wall lizard》
(1)未來U型道路更高效利用道路面積,減緩城市交通擁擠,胎面材料和結構參考壁虎攀爬墻壁功能.
(2)車臂結構可讓車倉在斜面上行駛時保持水平,平地行駛可收縮臂.
(3)四輪使用電能獨立驅動,車輪伸展成五個觸腳后能高效行駛于沙漠,泥漿,登山等野外環境.
陳南玉《銳變》
"銳變"是一款為忙碌于家-辦公室-戶外之間的年輕上班一族設計的概念車,車的主體構造特色是由一個駕駛室和四支撐架構成的通過四支撐架的縱向移動使駕駛室上升從而縮短了整車的長度達到停車節省空間的目的,此外駕駛室在斜豎立狀態時,可以滿足了年輕人互動與交流的需求。設計中考慮到城市狹窄的路況,在前后支撐架設計上可以向中間收攏,使車在橫向靈活,快速的運動。


二、廣州美術學院與廣汽集團合作畢業設計課題作品 :
該項目是由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汽車工程研究院(Guangzhou Automobile Company Engineering Institute)全資資助并與廣州美術學院(GAFA)共同開展的產學研合作設計課題。主要針對未來中國城市環境下,純電動小型車輛的先期概念研究。(Advance Concept Research)
e-Fun電動概念車
設計:廣汽研究院(GAC Engineering)&廣州美術學院(GAFA) 李庚、李柳東、林智敏
e-Fun 的是針對未來都市年輕人所設計的一款小型多功能乘用車。“信息化”是她的設計主題。通過頂部的智能影像捕捉器和車身外部的行車信息顯示屏等信息化裝備使e-Fun不僅成為現實世界的移動工具,更是信息世界中的一個移動終端。探索、發現、分享是她帶給用戶超越傳統汽車使用價值的來源。

e-Fun電動概念車內飾設計
設計:廣汽研究院(GAC Engineering)&廣州美術學院(GAFA) 蘇文淵、李健龍、卓純純、Christian Margolus Zavala
e-Fun電動概念車內飾設計的主題是分享與交流,創造家居感的內部格局,所有乘員都能參與到車輛所能提供的信息和娛樂系統中,乘坐更加充滿樂趣。


e-Cargo 電動多功能車
設計:廣汽研究院(GAC Engineering)&廣州美術學院(GAFA) 陳傳華、石帥、林言瑜、Martin Frittajon
E-Cargo 電動多功能車是一款跨越商用與乘用領域的新概念車型,通過便捷的設計使車輛在運貨和乘用方面能進行快速的轉換,配合用戶在工作和休閑之間隨心掌控。為了使日常工作更加方便,E-Cargo 采用了雙側大尺寸折疊上翻門和裝卸導板等設計。E-Cargo 在外觀形態上最大程度的利用了車輛空間以滿足運載所需,又采用了動感、流暢的線條以達到乘用車般的使用體驗,從而滿足用戶在兩種車型上不同的需求。E-Cargo的目標是一輛在工作中讓人感到專業和自信,在生活中讓人擁有舒適和愉悅的車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