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頂幾部
在美國,因為各州地勢不同,很多家庭可能會配備雪地汽車或者四輪車、自行車等交通工具應付不同的需要,但是就算有這個財力,車庫也難以容納啊。所以德國工業美術設計師季曼·舒爾茨和奧利弗·克勒在米其林公司工業品美術設計大賽上提出一種新穎的交通工具方案,分別是Baal(單座)和Hyanide(雙座)摩托車,這種摩托車可謂集中了多種交通工具的優點,最大的特色就是輪胎底部裝上了非常柔韌的橡膠履帶,履帶可確保它與地面最大程度地緊密接觸,所以無論在泥濘的沼澤地,還是布滿厚厚積雪的馬路等平常車輛難以行駛的情況下,它都能應付自如。

高科技履帶用處大
今年的米其林創意大賽焦點似乎集中在概念車上,特別是為了適應各種各樣崎嶇多變地形而設計的車型大放異彩。而這兩位年輕的德國設計師設計出的“變異摩托車”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寬闊的履帶,像一部小型坦克般敦實厚重,但是駕駛起來又十分輕便。
Baal摩托車的名字讓人聯想到蜷伏在地的鬣狗,履帶由可伸縮的橡膠制成,可以完全覆蓋車輪,這樣就能保證車輪不受損害。無論是多深的沼澤地,履帶都能保護車輪快速通過。這個像坦克一樣的履帶由77塊高智能橡膠材料組成,每一塊都是獨立的,然后由很輕但是又很堅固的凱夫拉爾纖維連在一起,這樣履帶保證了堅固性,但是又不會硬邦邦地阻礙前進,可以隨著路況隨意變換形狀,這樣不但有利于牽引,還可以方便這個類似坦克的摩托車在任何狹窄的地方都能隨意轉彎。

驅動有別其他車型
一般我們現在使用的普通摩托車多數是后輪驅動,但是這種新型摩托車的前后輪子都可以輪流施力,這可以幫助車手在攀登小山包或者急轉彎的時候更得心應手。因為這個交通工具用手或者腳來操縱都可以,我們最好是穿上比較厚底的皮鞋,否則腳容易被極大的挫力弄傷,就像在越野自行車比賽中那種最容易弄傷的情況。
舉個例子,你想左轉,就像我們平時開普通摩托車一樣,你可以迅速把右邊的車把手打左,然后車輪就會扭成新月形,柔軟的特性可以幫助車輪迅速調整過來,不會因為履帶的問題轉不動。應該說,在舒適性和自由多變方面,這兩種概念車都大大超越了以前的摩托車。

任何動力系統皆通用
這款新型摩托車因為用手或者腳都能駕駛,可以說適合大部分人群,而設計師也很有頭腦,預留了很多空間讓摩托車能適應不同的動力系統,比如說它們可以接受一個500cc的全地形汽車的動力系統,這種動力系統已經大規模投入生產。同樣,其他現在通用的汽油、柴油等作為動力的也適用于這種新型摩托車,電力驅動或者混合動力也沒問題。
而且這種設計還有一個優點就是,不需要復雜的傳感器才能帶動,因為采用的都是智能材料,車身也變得十分輕巧好操作,所以被視為在不久的將來參加摩托車拉力賽的最佳車型。
將成為探險隊的好幫手
據兩位設計師說,這種新型摩托車的設計出發點就是可以適應地球上大部分的陸地環境,就算是阿拉斯加、格陵蘭島,甚至是喜馬拉雅山或者撒哈拉沙漠這種地方都可以勝任有余。而且可以根據需要設計成可載2人以及提供大量的運輸空間,這樣對于探險隊來說是個大好消息,因為新型摩托車可以幫助搞定普通車輛難以完成的運輸任務。

不少汽車巨頭皆相中
這次大賽上,兩位年輕設計師的作品雖然只有模型,但是吸引了很多業內人士,大家都認為這個設計很有前途。不過兩位設計師目前還沒有計劃生產面向市場的版本,但是已經給了人們想象的空間,而且這種新型摩托車以其適應性強的動力系統和占優勢的駕駛裝置,已經引起了不少汽車業巨頭的興趣,相信投產也并不遙遠。未來說不定因為它的方便,結果人們都不開汽車了,都開起這種方便又多功能用途的摩托車,畢竟現在停車難啊。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