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室內設計頻道 → 設計人 → 設計新銳 |
|
深圳設計師陳德倫:請月光到房間里做客 |
|
□ 他用設計還原對城市的想像 □ 他認為材料是設計的一種語言 □ 他的設計旅程開始于一截樹根
在工作室見到陳德倫時,他正埋頭與設計圖奮戰。白色休閑襯衣搭配黑色西褲看起來相當隨意。雖然擁有新加坡的國籍,但這位室內設計師卻是一個地地道道土生土長的中國人。2004年他從香港回到深圳,創立了比藍藍堡空間設計有限公司。在這個“外來和尚會念經”的思想占據主流的時代,陳德倫卻說想做回一個中國人。
■ 陳德倫編年史
深圳市比藍藍堡空間設計有限公司總經理 1969年,出生于江蘇省江陰市 1989年至1991,就讀于中央美術學院民間美術系 1995年至2001年,在新加坡WAW建筑事務所任設計師 2002年至2003年,任香港高文安室內設計公司設計師 2004年移居深圳,成立深圳市比藍藍堡空間設計有限公司,擔任總經理
1 設計旅程開始于一截樹根
做室內設計的往往有兩種人,一類是學建筑的,一類是學美術的。陳德倫屬于后者,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我父親是個畫畫的人,希望我也能走上這條路,不過我小時候有些反叛,不愿意學這些東西。” 上高中的時候,有一次學校要求每個學生交一件自己創作的藝術作品,陳德倫就把游泳時在河里撈到的一個樹根加工了一下交了上去。“那個樹根很有意思,看起來就像張飛立馬橫刀的樣子,我用泥巴做了一個臺子,然后把樹根固定上去,當作品交了。沒有想到竟然得了獎。當時不懂自己的偷懶之作為何得到老師如此高的評價,后來明白這體現了一個人的審美情趣。”這件小事改變了陳德倫一生的方向,高二那年在老師的引導下他“突然愛上了畫畫”,然后一發不可收拾,不論白天晚上都泡在畫室里,后來他如愿考上了中央美院。 陳德倫說,作為室內設計師,美術出身的人可能重視二維的面的處理,而建筑出身的則更看重空間感,只有兩者的完美結合才能成就最良好的室內設計效果。1992年陳德倫來到廣州房地產公司工作,在這里他第一次真正與建筑搭上了邊。 “當時我做的是公司建筑項目部經理,工作是給建筑設計院畫指導性質的圖,我的圖是給他們一個定位,讓他們對樓盤的風格、園林景觀的主題有一個基本方向上的把握。”除了畫圖外,這份工作還要求能看懂建筑圖紙,對建筑知之甚少的他于是邊學邊做,一點一點深入下去了解建筑領域的相關知識。 時至今日,陳德倫堅持認為一個真正優秀的室內設計師,各式的修養都理應具備,包括好的教育背景、生活體驗、經驗累積等等。
2 設置玻璃加強人的溝通
一個室內設計師自己的家是怎樣設計的?陳德倫說自己的家除了“四壁”之外幾乎沒有一面隔斷的墻,“本來有的墻都給我敲掉了,我一直希望住一次沒有一堵墻的房間,在深圳終于實現了。”說到這里他笑得非常燦爛。 因為沒有多余的墻,陳德倫在設計時就特別注意室內和室外的互動關系,他希望通過設計能把窗外的陽光、空氣都能吸引到室內來,此外臥室的部分晚上睡覺時一定要能將月光透進來,“可惜深圳光害比較嚴重,這個夢想難以企及。” 陳德倫認為室內設計有別于其它平面設計,因為它講求的是一個立體三維空間的規則,而空間規劃正是室內設計的關鍵。錯誤的規劃、過多的堆砌就如叫人置身于一個雜亂無章的房子中,教人心緒不寧。良好的空間調配,也可以予人一種開放舒適的感覺,使人置身其中,身心愉悅。 “我現在是一個單身漢,所以我可以這樣設計我的家,但是如果我有了家庭,那么我就會更重視家庭氛圍,生活的舒適性,肯定不會再這樣設計的。” 陳德倫舉了個例子,他曾經為一個客戶設計了一個透明的廚房,“我將客廳與廚房間的墻用玻璃取代,我這么做完全不是為了美觀。我的理念是,家是全家人共聚和交流的地方。可以想象,一個工薪階層的生活,丈夫下班后回家坐在沙發上,通過玻璃看見廚房里的妻子在忙碌,會產生憐惜的感覺,可能會進去和妻子說說話,幫幫手。玻璃加強了人和人的溝通,設計時我完全沒有考慮到美感上的作用。”
3 每天早上健身教練來敲門
陳德倫從事室內設計多年,他認為設計過程,是不斷地儲備,繼之釋放,然后再儲備,是從不停止的一個過程。他會從生活、旅行及閱讀中吸收新信息,發掘新靈感,然后待創作時釋放出來。此外,他也會觀摩不同風格及不同層面的設計師,以拓展個人的視野,令作品更具內涵。 “我一直保持每天閱讀的習慣,睡前兩個鐘頭我會看一些與我專業相關的理論書,也看看國際上的設計大師的精彩作品,從中獲取一些新的靈感。我還喜歡看國外的電影,我特別注意觀察里面人物的細節,他們的服裝、室內擺設甚至他們的生活方式,這些對我的設計都會產生一些啟發。” 一旦有空閑的時候,陳德倫便“重操舊業”拿起畫筆畫畫,給朋友畫人物寫生,外出畫幾幅自然風光,是他感覺最愜意和放松的事。他說:“室內設計雖然是一種商業藝術,可是想要做好最重要是保持藝術創造的激情,否則就不能做作品。如果我現在僅僅停留在每天畫點圖上,是產生不了優秀設計的。” 工作以外,陳德倫最大的愛好就是健身。在新加坡的時候,他聘請了專業的健身教練每天上門指導他進行訓練。“早上7點半健身教練準時敲我的門,指導我進行一個小時的運動,他還會為我列出一個月的健身計劃和飲食指導。在新加坡家庭擁有私人健身教練很普及。” ■ 人物話本 設計之前,請先體驗生活
深圳雜志:空間設計的所謂“中心要素”實質到底是什么? 陳德倫:空間設計的中心要素在于一個“人”字,它與一個人的職業、生活方式等等緊密相關。舉個例子,在同一個小區里買下來的兩套房子可能是一樣的,而因為主人職業、生活經歷、向往的生活方式的不同,房子的室內設計就必須有所針對性,每一次裝飾設計都應該是完成對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態度的再造。如果設計還僅僅停留在枝節的美化和改造上,就是舍本逐末了。 我曾經為一座200多平方的豪宅做設計,房主夫妻兩人經常吵架,因此希望我可以將他們的房子設計得溫馨舒適,不能太單調。了解他們生活之后,我給他們抓了一個主導要素“鋼琴”,因為房主的妻子喜歡彈鋼琴,幾個孩子也很喜歡音樂。后來我的設計里,把鋼琴放在客廳的最中間,整個家的空間是以音樂為主題,配合視聽室、健身房等元素,將整個家庭生活做得飽滿起來。 深圳雜志:深圳是中國室內設計最早的興旺之地,近幾年更是著力向中國的“設計之都”方向發展,那么對于深圳室內設計這個群體素質的提升,你有什么建議? 陳德倫:我剛剛提到,設計師最高的境界是設計生活的方式和態度。所以對于深圳的設計師,我希望他們先體驗生活,然后設計生活。在新加坡做設計師的七年多時間,我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不是所謂的設計技巧,而是生活的質量,我學會要如何認真地對待生活,這恐怕是國內設計師所缺少的一點。比如說,對于家的感覺,國內設計師還停留在美感上面,物質材料的選擇都是越高檔越奢華才好,但是生活質量并不是物質可以完全涵蓋的。好的設計師在設計衛生間、沖涼房、臥室等等的時候不是為了尋求好看,而是尋找更實用、更享受的感覺。 作為設計師,學歷教育反不是最重要的,像日本的安滕忠雄,他就沒有受到過建筑的正式教育,但是并不妨礙他成為公認的國際知名的建筑設計大師。重要的是設計師應該有與之身份相適應的生活方式,如果從設計師的生活方式可以看出他們地位太低,那他們是做不了大型項目,也完成不了陽光明媚的住房。這一點值得深圳的設計師群體借鑒。 深圳雜志:有人說,材料是設計的一種語言,你是怎么看的? 陳德倫:材料在設計工作中是很重要的。不同的裝飾氛圍要依靠不同的材質得以體現。玻璃的冷靜,不銹鋼的工業化和科技感,木質的野味,材料是很有意義的表達方式。
■ 五官五感
眼 我去新疆的時候,看到那里的沙漠覺得充滿蒼涼的美感。沙丘的曲線非常迷人,就像女人的曲線一般流暢。我平常很喜歡在家里放上一盆沙。 口頭禪 也行吧。
■ 人物物本
自行車 富有空間感和設計感的多輪自行車裝飾品是陳德倫的私家收藏之一。
■ 人物考卷 【簡答題】 如果拋下工作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陳德倫:帶著女朋友去一個沒有人的深山老林談戀愛。我覺得深山有很多天然的東西,線條、樹葉對我都很有啟發。 如果你要去一個無人的荒島,只可以帶一樣東西,你會選擇刀子、人還是電腦? 陳德倫:刀子。因為我覺得可以用刀子開始新的生活。
|
|
網友評論:
|
|
·尊重網上道德,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導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責任
·新聞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參與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