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爾斯·蘭德利演講摘錄:
深圳跨文化碰撞產生創意,應抓住優勢促成經濟轉型:
在信息化、國際化的背景下,怎么樣能夠發展城市的文化,怎么樣能夠發展城市的個性,這是大多數城市他們所困惑的。實際上深圳有自己的優勢,因為大家都知道深圳是一個移民城市,我的一個觀點就是說這種跨文化的一些碰撞、一些信息的匯合,正是這種創新、創意所產生的根源,我自己也寫了一本書《跨文化的城市》,這本書它的核心和中心思想用一句話總結就是說不同的文化群體他們的碰撞能夠產生新的創意。
現今世界重心逐漸東移,深圳應逐步擺脫目前“國際工廠”和生產型城市這樣的一個地位,生產型給這個城市帶來了巨大的財富,如果是繼續作為生產型的城市,很難在未來繼續產生巨大的經濟效應。
區別于生產型城市,創新型的城市有很多的“再塑造”:
生產型的城市就是大家在做不同的重復性的工作…(創新型城市)我們要做一些新的理念,需要很多新的對話,很多思想上的碰撞,甚至很多的爭執、很多的辯論,而不是說坐在這里建一座工廠或者是建一座大樓。
 生產型的城市PPT演示
(生產型、創新型城市)不管是從視覺上、觸覺上、感覺上,以及他自己的氛圍、特質上都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感覺。一方面大家都說這種理想的城市應該是很有活力、很有動感、很具有創新性的,有的時候也有一些人他們認為理想的城市應該是非常的安靜、非常的和平,讓人能夠很適宜居住。我自己認為世界上比較好的城市肯定是包含了這兩方面的一些內容的,只有具有不同方面的體質,一個城市才更有活力、更有動感。
經典往往就是對昨日的創新:
我有一個理念:有創意的一些理念其實就像老房子一樣。也是由于這樣的原因,我們才有今天的華僑城創意園,還有田面的創意區域。這給我們產生了一種強烈的對比,過去一些舊的價值觀念和新的價值觀念的對比。
這是阿姆斯特丹(PPT),有很多是新建筑,但是我們看到他們是把新建筑和過去的老城很好地融合了起來。所以說,很多人都認為什么叫“創意城市”,“創意城市”是一個很有藝術氣息的城市,他也是很有歷史,對于歷史、對于藝術都保留得非常好的一個城市。
城市需要軟硬件結合思維:
我們經常有一種錯誤的思維,重視一個城市的硬件,比如他的建筑、他的道路,但是往往忽視了軟件,這個軟件其實最主要的就是人。
在紐約,大家在建一個新的建筑物的時候,他們就覺得這個地方應該讓大家聚集在一起,他們的一個概念就是說大家應該聚集在一起而不是孤立地存在。
 意大利的綠色大樓
目前我們還有一個觀念的轉變,我們怎么來衡量,我們要有一個重新的定位。我們在衡量我們資本投入的時候不僅僅是經濟方面的資本投入,可能還有環境方面的、生態方面的,還有文化方面的,方方面面的。我們也要考慮到對于過去的、對于傳統的一些保護。
“創意經濟”—不斷地發展創意或者是設計,同時把科學和藝術結合:
藝術、創新和設計,他們的作用到底是什么?一個創意城市包含了我剛才所講的那幾個方面,但是歸根結底,一個創意城市也應該有一種想象的文化,每一個人他都有這種創造的一些潛力!粋創意的城市應該創造條件,讓大家能夠用想象來思考、來工作、來解決問題。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