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屋”和“空氣樹” 效果圖

施工人員正在建設“竹屋”

世博會展示中心內的馬德里館模型吸引了眾人目光

“空氣樹”里放映360度全景電影 效果圖
□晚報世博記者俞陶然實習生盧東方報道
“竹屋”是個占地1607.2平方米、高19.2米的單體建筑,共5層,地面為花園及共享空間,可容納88戶低收入住戶,是馬德里市政建設的典范之作。而“竹屋”的竹子窗戶,不但建造成本低廉,還可以抵擋戶外炎炎烈日,更重要的是,能為戶主營造一個隱私空間。此外,“竹屋”還采用了節能的設計,加強水的回收利用。 先進的技術、傳統的建材、實用的設計和高效節能的環保理念,在國際上享有盛名的“竹屋”和“空氣樹”作為市政建設的最佳設計案例,此次被馬德里復制到了世博會城市最佳實踐區里。
昨天,在距世博會開幕倒計時之際,馬德里案例館推廣周開幕式在位于香港新世界大廈3樓的世博會展示中心內舉行,即日起至14日免費對公眾開放。據悉,世博會結束后,“竹屋”和“空氣樹”不會被拆除,它們將留在上海,成為申城的一道都市風景。
“竹屋”:竹子外殼的節能先鋒
“竹屋”是馬德里南部的一棟社會住宅建筑。每戶陽臺外有竹子編織成的可開關的窗戶,因此遠遠看去,整棟大樓的外墻像是由一扇扇巨大的“竹窗”拼成,好似一個方方正正的“大竹筒”,特此得名――竹屋。
“竹屋”是個占地1607.2平方米、高19.2米的單體建筑,共5層,地面為花園及共享空間,可容納88戶低收入住戶,是馬德里市政建設的典范之作。而“竹屋”的竹子窗戶,不但建造成本低廉,還可以抵擋戶外炎炎烈日,更重要的是,能為戶主營造一個隱私空間。此外,“竹屋”還采用了節能的設計,加強水的回收利用。
由于整幢建筑都被竹子包裹了起來,馬德里為了防止有人故意縱火,特意在竹子上涂了防火材料。獨特的外形、低廉的造價、環保節能的內部設施,這些獨特的設計為“竹屋”獲得了建筑行業中著名的“英國建筑皇家學院大獎”。
據馬德里案例館協調人伊格納西奧・尼諾介紹,在世博園內,上海的“竹屋”分為四層,共7個展覽空間,總面積近3000平方米,包括一個商務中心、一個用于臨時展覽或會議的多功能廳、一家餐廳、一個商店、一個屋頂生態和技術花園以及功能區等。
上海“竹屋”的每一層都有一個展示主題。第一、二層“馬德里在心跳”和“馬德里陽光燦爛”,體現的是馬德里的 “人”。作為世界第三大城市,馬德里擁有世界第四大博物館等特殊旅游資源,每年都吸引了大量游客來此觀光旅游。人們在馬德里燦爛的陽光下,享用地道西班牙美食,體味地中海生活的熱辣風情。
“竹屋”第三層“馬德里在研發”主要講的是馬德里的市政計劃,特別是住房規劃以及可持續發展理念的體現;第四層“馬德里在行動”,則是對市政規劃變化的一個動態展示,告訴人們:馬德里是一個有活力的城市,是一個不斷變化、發展的城市。
賓至如歸:“馬德里是你的家”
尼諾告訴記者,在馬德里館中仿建的“竹屋”和“空氣樹”,都根據上海氣候和環境進行了適當性修改。不同于馬德里干熱的氣候,上海的5到10月以濕熱天氣為主,所以在上海世博會上復制的“空氣樹”將在“樹頂”加裝風扇,用于降低溫度與濕度。另外,世博會上的“竹屋”也將在外立面加建一個扶手電梯,以引導觀展人流,室內則全部改為展示功能。
尼諾表示,選擇在中國文化的吉祥數字8日舉行推廣周開幕儀式,主要是為了體現馬德里的熱情與開放以及對各種文化的包容,向各界人士傳達馬德里案例館的宣傳口號――“馬德里是你的家”。
為此,“竹屋”的部分展示空間被布置成一個家庭的不同房間,并有家具等設施,通過這些設施向公眾傳播關于馬德里的信息:現代化的城市基礎設施、高質量的公共空間和住宅建筑、生機勃勃的文化生活、眾多的公司企業和豐富的社會構成。尼諾說:“在馬德里有很多移民,包括很多的中國移民。我們希望通過馬德里城市館,讓來到西班牙首都馬德里的游客們都有賓至如歸的感受。 ”
在昨天的推廣周開幕式上,尼諾代表馬德里案例館贈送給上海世博局“開啟馬德里之家”的一對鑰匙:一把是開啟馬德里案例館的鑰匙,它以家的空間形式呈現給參觀者,體現了“馬德里是你的家”的口號;另一把鑰匙則寓意開啟馬德里這座城市之門――馬德里作為一個開放、熱情且多文化融合的城市,借這對鑰匙向世界人民發出最誠摯的邀請。
“秘密”:皇馬到底來不來世博
“世博會期間,皇家馬德里隊會來馬德里案例館嗎?”記者問道。對此,尼諾和所有馬德里館的工作人員都不愿“泄密”:“這是我們馬德里城市館開幕式上的亮點,還是留待那個時候再揭曉答案吧。 ”不過目前可以確定的是,整個8月份,馬德里案例館都會舉辦關于皇家馬德里隊的“臨時展覽”。預計會包括皇馬的隊會、隊服等多項展品在此展示。因此,無論“皇馬本尊”蒞臨與否,馬德里城市館的展覽對廣大球迷們來說都是最值得期待的。
“空氣樹”:西班牙式的涼亭
可以說,“空氣樹”的設計與建設“純屬偶然”。
作為歐盟委托的 “生活計劃”之一,“空氣樹”位于馬德里近郊的一個大型住宅區里。馬德里的夏天酷熱難耐,但當時這片社區的綠化尚未生長起來,于是建筑師BelindaToto和JoseLuisVallejo被委托設計臨時供居民使用的公共空間,要求只有一個:涼快。
由于馬德里空氣干熱,兩位設計師在 “空氣樹”內部安裝了水霧化(水-空氣)裝置并種滿了爬藤植物,使“空氣樹”內部濕度增加、溫度降低。據測算,“樹內”溫度降幅可達八至十攝氏度,以此調節馬德里夏季干燥和炎熱的天氣。說簡單點,其實就類似于中國的涼亭。在2007年,“空氣樹”為兩位設計師贏得了國際年輕設計師的大獎――“建筑回顧”獎。
在上海仿建的“空氣樹”,采用的是可回收材料建成,內部是一個直徑12米的柱形空間,周圍由廣場花園圍繞,為參觀世博會的游客提供了一個休息和放松的場所。在這里,游客還可欣賞到360度全景電影,了解馬德里的風土人情和最新發展。
世博后:馬德里案例館不拆除
據悉,馬德里案例館位于世博會最佳城市實踐區北部街區主要入口附近,與上海案例館、倫敦案例館為鄰。西班牙駐滬總領事莫里斯在推廣周開幕式上說,西班牙一共有三座城市參加了城市最佳實踐區的展示,其中,馬德里是西班牙最好的縮影。
上海世博局顧問王秀寶告訴記者,世博會結束后,“竹屋”和“空氣樹”不會被拆除,它們將留在上海,成為上海的一道都市風景。馬德里案例館協調人尼諾則表示,“竹屋”和 “空氣樹”都是馬德里的象征,希望也能成為馬德里留給上海的永久象征。 “希望我們的城市、我們的生活縮影能給上海市民帶來歡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