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建筑設計頻道 → 行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
我們需要什么樣的國家美術館? |
|
近日,中國美術館在其官方網站的醒目位置,隆重發布《關于舉行中國國家美術館概念性建筑設計方案征集并公開邀請應征規劃設計人參加資格預審的公告》,以及《中國國家美術館概念性建筑設計方案征集相關規定和要求》兩個文件,開始征集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文化綜合區的規劃設計方案。這標志著,將代表中國美術最高展示殿堂的中國國家美術館建設,進入實際日程。
方案征集受到了廣泛關注,在公告首日,就接到了500個報名。
據了解,未來的中國國家美術館位于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的文化綜合區,與中國國學中心、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作為奧林匹克公園的三大文化建筑,在中國科學技術館南端,毗鄰龍形水系,由北向南依次分布。其中,中國國家美術館位于文化綜合區的B04地塊,預計2011年10月開始工程建設,2015年10月竣工。
近年來,隨著一批新的,依托于新的建筑技術、設計形式新穎現代、體格龐大的美術館建成,開放于1963年、作為建國十周年首都十大建筑的中國美術館,雖然在2002年經過改建裝修,但在硬件上漸顯不足之處;并且,中國作為文化大國的需要,使得國家最高美術殿堂,也面臨著“升級”的需求。據介紹,新建的國家美術館將會提供更為豐富的、更為立體的美術作品,同時有更為先進的服務手段和條件和更為優質的服務水平,為首都北京打造國際都市增添新的文化高地。
作為開放、多元、民主、包容的公共藝術機構,美術館還有著自身的文化屬性。在建筑美學追求上,就近期而言,有世博會上中國館“東方之冠”的建筑,華冠高聳,隱喻天地,向世人展現了大國風范;往前看,北京2008年奧運會 “鳥巢”、“水立方”,作為典型范例擺在我們眼前,引發我們深思,究竟怎樣的建筑形象才足以與中國國家美術館這一名稱相稱?并且,這只是美術館自身問題的一部分,其軟件建設猶為重要,建成后的國家美術館,應該怎樣實現它的文化使命?這一問題猶待我們去思考和實踐。
|
|
網友評論:
|
|
·尊重網上道德,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導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責任
·新聞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參與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