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著名建筑師安藤忠雄。
▲震旦博物館外觀。
▲坐落于震旦博物館門口的“宇宙漂浮的蛋”。
▲震旦博物館中的植物綠墻,讓時間流動帶來自然光影的隨機演出。
讓博物館融入環(huán)境之中
震旦博物館是安藤忠雄在中國內地接手的首個建筑改造項目。他坦承,自己最初想拒絕邀約,因為博物館定址于震旦大廈這樣一幢高層寫字樓之中,沒辦法去做完整的設計。但業(yè)主三番五次的熱情邀請,并給予建筑師完全的自主權,從外觀到內部設計都可以自由創(chuàng)作,這種熱誠打動了安藤。而在造訪之后,安藤看到那些具有東方傳統(tǒng)神韻的器物,震旦大廈外則是同樣具有歷史感的外灘,這樣的內外聯(lián)系也吸引著安藤,促使他最終接手了這一項目。
最終成型的博物館,本身就是黃浦江邊的一件藝術品。白天,震旦博物館以玻璃帷幕建構出簡潔而明晰的幾何形體;夜晚,則華麗轉身有如一個深邃、沉靜、溫潤的藍色珠寶盒,熠熠于璀璨繁華的上海浦江夜景之中。總建筑面積6000多平方米的震旦博物館共分為六層,在入口挑空五層樓回旋直上的美麗階梯,正是安藤幾何美學的最經典呈現(xiàn);在三樓與四樓之間挑空二層樓的拱頂展區(qū),象征中華文明的歷史長廊從幽暗深邃而逐漸明亮開闊。進入二樓展區(qū),安藤忠雄匠心獨運設計出一面以綠色植栽構成的采光井墻,讓時間流動帶來自然光影的隨機演出。如此,使得博物館內的展品與空間交融出動靜虛實的滄桑美感。
安藤忠雄表示,在進行設計時,自己首先考慮的是要讓博物館融入整體環(huán)境之中而不顯得突兀。震旦大廈此前采用的是大理石的外立面,相對來說更加古典,現(xiàn)在則通過極簡的外立面塑造,讓它顯得更加摩登,也和周圍的建筑相呼應。而室內裝潢則需要非常細致,比如螺旋樓梯采用了鐵柵欄的設計,欄桿的厚度需要進行精確計算,在保證安全的同時又使觀眾能若隱若現(xiàn)地觀察到上、下層的展廳。博物館里的陳列館和家具,也是由安藤親自設計或經過他認可的。這些細節(jié)的東西,實際上就構成了觀眾最細處的參觀體驗。
安藤忠雄笑著說,坐在博物館五樓的咖啡廳,身后是蘊藏著千年歷史的藏品,隔窗看到的是有百年歷史卻又非常現(xiàn)代化的外灘,體驗到自己活在這樣一個當下,是非常難得的一種體驗。能夠參與其中,也是建筑師的榮幸。
做百年后依舊很美的建筑
最近幾年,安藤忠雄接手了不少中國的開發(fā)項目。北京的國子監(jiān)酒店、曾梵志美術館,上海的保利劇院等都成為當?shù)氐臉藯U項目。安藤忠雄認為,最近幾年中國建筑的品質在飛速提升。十年前當我剛來中國的時候,幾乎沒有什么可以一看的建筑,現(xiàn)在則多多了。僅以陸家嘴來說,上海中心、金茂大廈等構成的建筑群,設計水準是全球領先的。不僅漂亮,也讓人可以自由地活動。安藤忠雄說,這就是建筑的關鍵:怎么樣讓人感覺建筑是美的,讓人感動,讓人有幸福感。“就像我們看到的外灘,有些建筑已經有百年歷史,現(xiàn)在我們看起來還是覺得很美。我們要做的就是這樣一種100年后來看還是很美的建筑。”
安藤忠雄一直強調,現(xiàn)在是亞洲的時代,此前他在上海的一次演講即以“亞洲的時代”為標題。安藤忠雄說,亞洲有著自己的文化傳統(tǒng),這也體現(xiàn)在建筑方面。現(xiàn)在需要考慮的是如何利用亞洲特有的文化、習性、元素,來做出一些新的建筑。例如故宮邊的國子監(jiān)酒店,本身是非常現(xiàn)代化的建筑,但屋頂做得像老北京的“皇城根”,與城市的文化結合在一起。這就是亞洲與美國式建筑的不同之處。安藤忠雄說,東方的傳統(tǒng)觀念是因地制宜、順其自然、天人合一,特別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這與美國的工業(yè)式建筑形成鮮明對比。時代發(fā)展至今,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一些困擾人類的問題,比如環(huán)保等,需要用東方智慧來解決。
除了在建筑中貫徹自然和諧的理念之外,安藤忠雄亦在身體力行從事公益行動。他購買了東京郊區(qū)一片垃圾填埋場,在上面植樹造林,所需資金則通過舉辦演講會來籌募。此次安藤忠雄來華,也要舉行一場演講會,需要購買他的建筑全集才能獲得邀請函,媒體亦不例外。安藤直言,如果不付錢的話就不要來聽了,要有這樣的決心,才能募集到足夠的款項,也才能培育出熱心公益的觀念。
平面設計
工業(yè)設計
CG插畫
UI交互
室內設計
建筑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