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的回歸
關于景觀設計,俞孔堅強調三個原則:設計尊重自然;設計尊重人;設計尊重土地之神。過去,景觀設計學在定位上存在著致命的弱點,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仍然把自己當作古老園林藝術的延續,這是大錯特錯。
俞孔堅說,景觀設計學必須重歸土地設計監護的生存藝術,掙脫空洞虛偽的“造園藝術”的羈絆,解開封建士大夫審美趣味下的裹足,走向廣闊、真實而尋常的土地,尋找大禹的精神,汲取在土地上生存的技術和藝術。現在是申明景觀設計學不是園林藝術的延續和產物的時候了。
如果我們想要生存下去,作為景觀設計者必須采取行動。對此,俞孔堅從價值觀、城市和景觀設計的定義與實踐、設計方法論等角度提出三個策略:一是價值觀的改變:重新定義城市性,重視鄉土性,回歸土地與人的真實關系;城市設計的重新定義與實踐:回歸城市設計作為生存的藝術;三是設計方法論:以“反規劃”理論為指導,圍繞生態基礎設施進行城市設計。多尺度的生態基礎設施不僅可以保護景觀中的生態的多樣性以及文化和精神的聯系。還可以提供多方面的生態系統服務,保護地區和城市的可持續性。
值本稿付梓之際,2009年4月21至23日,俞孔堅博士作為中國唯一受邀代表正在和世界不同國家的6位知名景觀設計師齊聚柏林,與來之世界各地專家:以色列的Shlomo Aronson、西班牙的Joan Roig、美國的James Corner和Ken Smith、德國的Stefano Lenzen、意大利的Maria Chiara Pastore一道,共商2010年“景觀回歸”的展覽,介紹設計作品和理念,深入研討當代景觀設計的立場。
在邀請函件上看到,主辦方德國藝術研究院絲毫不回避當今的熱門話題,如何通過設計來解決城市所面臨的各種問題等近些年景觀設計專業討論的熱門話題恰恰也是俞孔堅一直深思熟慮的課題。
“景觀不僅僅事關環境和生態,還關系到整個國家對于自己文化身份的認同和歸屬問題。景觀是家園的基礎,也是歸屬感的基礎。”
中國景觀設計面臨的問題同時也是世界的問題,中國的問題比世界其他國家的更多更復雜。俞孔堅滿懷信心地說,“土人”解決好中國的問題,某種意義上就是解決了世界的問題,因此,以“土人”為代表的中國景觀設計學必將引領世界景觀設計學。
平面設計
工業設計
CG插畫
UI交互
室內設計
建筑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