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師眼中的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
作者:www.65824.cn 來源:www.65824.cn :
江蘇省建筑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郭飛:
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全國各省市相繼推出強制安裝太陽能的政策,各種規范、標準圖也相繼出版發行,太陽能產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太陽能光熱產品在各類建筑中得到廣泛使用。目前,中國太陽能光熱產業規模已位居全球第一,是全球太陽能熱水器生產量和保有量最大的國家。
但在繁榮的表象下存在一些問題,目前發展似乎遇到瓶頸。
這么大的市場,經過多年發展,高市場占有率的企業很少,而且一定程度上未能形成規模化生產,存在產品質量良莠不齊的問題。太陽能光熱產品生產和銷售量上去了,但是質未提高,真正革新性產品匱乏,投入使用的產品或系統又存在運營狀態不佳的問題。
我們可以從以下四點來分析:
第一,行業缺乏整體規劃,激勵政策沒能真正發揮激勵作用。
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是一個多學科、多層面參與合作的系統工程,需要政府統一規劃協調,把太陽能設計納入城市規劃設計中來。強有力的激勵政策是太陽能應用迅速發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國對新能源的管理主要是靠行政手段,缺乏強制性的法規內容和實施的具體細則,缺乏相應的經濟激勵措施以及行政監督手段,操作性不強。對生產企業和消費市場關注不夠。雖然有強裝政策,但依然存在問題,并未能激發企業的創新力。
第二,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程度不高。
我國建筑業和太陽能技術兩個行業之間幾乎脫節,交流不夠。建筑行業不了解太陽能行業的技術標準;太陽能行業也不太了解建筑行業的設計要求和房產建筑的供求信息。建筑行業缺乏精通太陽能技術的設計人才,太陽能行業也缺乏熟悉建筑規范的技術人員,雙方各自發展,交流很少。這嚴重影響了太陽能建筑的發展。太陽能系統往往作為一個附件后續追加安裝在建筑上,未能同步施工、安裝,不但影響了建筑的美觀,還可能會影響到建筑結構承重、防水,同時產生建筑垃圾。
第三,民眾節能意識未能激發。
民眾較高的節能環保意識是推動太陽能建筑發展的重要支撐。日本、以色列、荷蘭等發達國家民眾把消費太陽能當作一件很有意義的事,甚至愿意多出錢享受綠色能源,從而擴大了太陽能的應用市場。而我國一方面宣傳不夠,另一方面由于產品或服務的原因,導致系統不能正常運轉,未能給用戶帶來愉悅的體驗,打擊了民眾的消費信心。
第四,太陽能廠商的創新不足。
目前,太陽能產品同質化嚴重,質量參差不齊。相對于廣闊的新能源市場,太陽能開發利用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產品開發和研究投入不夠,未能有效識別用戶需求,形成滿意的新產品、新技術。產品未能模塊化生產,未能與建材產品有機融合。
針對以上問題,我結合自己的一些理解,提供以下解決思路。
第一,從政府層面來講。我們需要完善激勵政策,落實監督,實現能源可計量。同時,我們必須完善產業規劃,推進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的步伐。另外,還需要進行政策引導、支持生產者及投資者,優勝劣汰,鼓勵做大做強。更需要加大宣傳力度,引導節能實踐意識,引導節能消費,培育市場。
第二,從協會的角度來講。協會必須發揮橋梁作用,連接政府與廠商,廠商與設計,廠商和用戶。并引導行業自律,往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方向邁進。
第三,從建筑設計來講。我們必須統一規劃、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可以由建筑行業牽頭,從規劃階段優化設計方案,因地制宜制定技術策略,全方位、全過程整合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設計。并加強與廠商加大合作力度。設計要結合建筑功能及其對熱水的需求,綜合考慮環境、氣候、太陽能資源、常規輔助能源類型和可供給的條件、施工條件等因素,綜合比選,確定適用的、性價比高的太陽能熱水系統類型。另外,要多專業協調,建筑需將太陽能集熱器作為建筑的組成元素,與建筑相結合,保持建筑統一和諧的外觀,并與周圍環境相協調。
第四,對于企業而言。必須加大研發力度,引進與自主研發相結合,產學研合作,科技創新。太陽能光熱產業不應該只局限于太陽能熱水器,更應該擴大應用領域,可以從家用到工程,從熱水到采暖、空調領域,從低溫到高溫,從民用到工業進行擴展。另外,企業不應該就產品而研發產品,必須整合客戶的需求,個性化設計,豐富產品線,多功能產品相結合,多開發附加值產品。
繼續閱讀:
[轉載請注明作者與出處 傳播設計品牌影響力 匯聚中國設計力量 聯絡QQ:3319655717] 編輯:sh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