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國別墅大開國門迎接浩浩蕩蕩的歐美建筑風格大軍時,很多人說,中國近年來別墅建設雖然越來越多,但很少有保留本土傳統建筑風格的別墅,大有痛斥本國缺乏建筑設計人才之勢。對此批評,一些曾訪游多國的建筑設計師并不以為然,他們認為,就歐美的別墅建筑來說,很多別墅產品本身就兼收并蓄,包容多種建筑元素,對于中國別墅建筑而言,只要是好的、適宜的東西同樣都可以“拿過來”,再適當融入本國的建筑元素,一棟棟多重風格的別墅就孕育而生了。現在的中國別墅建筑設計也在沿用同一種方法——“拿來主義”。著名加拿大籍華人建筑師、Centaland設計機構的首席設計師干彤就持有這種觀點。
傳統磚木“愛”上鋼筋混凝土
干彤表示,我國傳統的建筑以磚、木結構為主,而現代的建筑出于對安全和節能的考慮,所以在結構上主要采用鋼筋混凝土為主要建材。從磚木結構到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轉變,從時代的發展來看,是一個自然的過度。每一個時代,建筑方面都會因國家的經濟、政策、環境變化、外交等不斷進步和改變,盡管現代的建筑基本上拋棄了木結構,但在別墅建筑方面,我國的一些建筑設計師仍然會沿用一些木結構,將現代的建筑元素與傳統建筑風格相結合,建造出既具備現代建筑舒適、安全、節能等優點,又具有傳統建筑的古樸和典雅的現代別墅。
干彤特別指出,木與鋼筋混凝土二者兼備,在建筑性能上可以做到一種優勢互補。木頭由于材質輕,便于加工等特質,使其在建筑上用途上很多,比如紫檀木,它的好處就是堅固,光澤好,不容易開裂,但,紫檀木是稀有的名木,價格昂貴,用在建筑立面上太奢侈了,不經濟。其實一般的木質經過加工打磨后處理后,也會有著相當不錯的用途。例如,有些木頭還可以雕刻精美的圖案如花草魚蟲、龍鳳、飛禽、走獸、山水樓臺、人物故事等等,用于裝飾建筑的外觀,更能顯示出中國傳統的建筑特色,而鋼筋混凝土則可以彌補木頭不耐風吹雨打的缺點。
別墅盡現“混搭”風
西方古典建筑曾一度作為歐美乃至世界建筑的主流,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據極其重要的地位。作為人類建筑遺產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對于世界許多地區尤其是歐美建筑的發展產生過巨大的影響。現今,歐美建筑風格開始影響著中國的建筑結構的發展。歐陸風情、北美風格的別墅在中國非常特別普遍。現在,不少開發商往往會對建筑風格上提出種種要求,但是建筑設計師是理性的,他們很清楚,如果完全照搬歐美的建筑設計,肯定不符合中國的地域條件,因此一般只會借鑒歐美在建筑設計上的一些先進的手法,如歐美在建筑上采用坡屋頂,這種建筑形式持久耐用,不會產生裂縫,造成漏雨現象;另外歐美別墅講究建筑密度、衛生條件以及公共設施。但同時,也不能會失本國的傳統建筑特色,因為傳統的建筑設計與國人的生活方式、生活習慣息息相關,由此產生的建筑形態就會表現出“混搭”風格。 那么東西迥異的建筑風格怎樣才能完美結合呢?中國的傳統別墅建筑,多見圍合的院落式,高墻內亭臺樓閣、雕欄畫舫,一派寧靜祥和之氣。另外,我國的別墅建筑特別強調功能的完備,注重朝向與采光,講究客廳、主臥,廚房以及院內的園景等,而歐美別墅建筑則是開放式的,以滿足舒適、便捷、休閑、娛樂等功能為主,如他們在別墅建筑設計上,注重走廊、臥室、衛生間、屋外的休閑設施等等,另外,歐美別墅設計還特別也強調建筑本身的造型美。我國的建筑設計師在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利用自然,維護生態環境的設計理念上,也要吸收歐美別墅設計的先進手法。
建筑設計費超過2000萬元的別墅什么樣?
山河水別墅僅建筑設計費就超過2000萬元,這就讓我們不得不好奇,這么大筆的錢的價值體現在哪兒? 干彤告訴記者,樓盤的設計主要包括三大方面:規劃設計(道路路寬、花邊布置、廣場粗細等)、景觀設計、建筑設計等。這次,山河水別墅依靠獨特的地理位置,力求打造不一樣的社區,在細節設計方面可謂精益求精。 山河水創新地在小區中加以應用——包括對光線的角度、冷暖性色調等進行專業設計。干彤說,這樣的燈光設計,可以使居住者更好感受夜景。 在屋頂上,山河水也做了非常特別的處理,采用了坡屋頂,這種設計不僅美觀,還在于它不積水,利于排水,防水層耐久性和可靠性都較普通的屋頂好。在選材上,山河水遵循“要用就用最好”的原則,所選的材料都是一些防水、保濕、隔熱的高新材料。干彤表示,在山河水項目中,只要是人能接觸的地方,包括臺階、陽臺欄桿、扶手、窗套和門套等,全部都經過了精心處理,以最好地實現居住的舒適度。 那么山河水別墅是怎樣利用坡地和老山綿延起伏的地形來完成建筑與環境的結合的呢?干彤說他們在設計時做了三方面的努力。首先對原始地形進行適當改造——對于一些需要改造的進行了適當的填充或是降低,使其達到建筑要求的最佳尺度,包括在設計別墅戶型時做一些朝向的變通,既不影響地勢的協調,又達到設計的完美。其次,相山就水,因地制宜,合理規劃,使建筑和土地、景觀融為一體。在山河水項目中,即將推出的40多套別墅就有20多種戶型,這在南京別墅社區中還十分罕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