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央視新址北配樓發生火災后,人們開始懷疑,標志性建筑擁有華麗的外表真的足夠了嗎?對于至今仍在尋找的標志,我們可能又會多了一份思考:為何他們只尋求外表?!
在當下,個性、時尚、獨特、抑或是另類,都成為現在建筑設計師們的設計靈魂,或許,這樣才足夠吸引人,才可讓自己的才華能夠得到足夠的施展空間、才能成為下個人人皆知的代表性建筑。是的,無論哪個城市,都在尋求一個代表性建筑,以此開始招標,開始設計方案,以使所屬城市能夠有一個讓自己為之驕傲的東西。但是,美麗的外表下總是有一個不盡完美的內在,所謂“金絮其外,敗壞其中”,那么,衍射下的發展事態又將如何收拾這個殘局?
自央視新址北配樓發生火災后,人們開始懷疑,標志性建筑擁有華麗的外表真的足夠了嗎?對于至今仍在尋找的標志,我們可能又會多了一份思考:為何他們只尋求外表?!
看看這些具有代表性的標志物:
南京“亞洲第一高樓”

2006年初,有關泰龍15億打造500米高樓的消息就在南京流傳開來,而且泰龍還拿出了一幅壯觀的518米的規劃圖,宣稱要打造“亞洲第一高樓“,起名“金陵佛光”(另有一說為“金陵福光”)。
“南京作為十朝古都,每朝每代的更替都使城市破壞嚴重,我們起這個高樓就是為了祈禱和平,為世界人民祈福,它的意義是無法言喻的!總之,這一定是一個不平凡的項目!”
2006年初,記者探訪上海泰龍位于南京金鷹的辦事處,上海泰龍一位女負責人正在和多位投資商密切接觸,躊躇滿志,言語間十分興奮。
她告訴記者,518米的高樓將超過臺北的101大樓,成為亞洲第一高,而且該樓還有很多獨特設計,比如佛手會變顏色等等。現在設計方案不便正式報道的最重要原因,也是開發面臨的最大難題:新街口西南角這一片交通擁擠、管線老化,根本滿足不了518米高樓的需要!王府大街和石鼓路本身就經常堵車,怎么能適應518米高樓的車流來往需要?地下管線也需要徹底改造,那么旁邊的華聯商廈不拆不行,另外還需要政府把這一片的環境和基礎設施徹底提升。
點擊:“南京‘亞洲第一高樓’或夭折!”
一家媒體曝出南京新街口鐵管巷的A、C地塊擬建518米高樓規劃需要調整、“第一高”要流產的消息。記者了解到,該項目自從2005年9月被上海泰龍集團拿下后至今都未動工,早已超過了國土部門所規定“2年不動工就收回土地”的大限,然而該地塊至今沒有被收回。
“第一高樓”建設為何一直擱淺?記者了解到,新街口擁擠的現狀無法承受這樣一座高樓,規劃難批,但沒了“第一高”的頭銜,巨額建設資金融資又談何容易?規劃和融資問題相互糾結,打成了一個難以解開的“死結”,使得“亞洲第一高樓”至今難產,前途未卜。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