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太格
劉太格,“新加坡概念”和“居者有其屋”的主要倡導者,曾任新加坡規劃局的首席行政長官和總規劃師,被稱為“新加坡規劃之父”。現年71歲高齡的劉太格自1992年以來就一直任RSP建筑設計與工程公司董事,該公司的咨詢項目遍及世界多個國家,包括中國。他同時也被中國山東省和其他十個中國大城市(包括北京市)禮聘為城市規劃顧問,曾擔任北京2008年奧運會建筑設計評審委員會主席。
■標志性建筑沒什么可攀比的,城市不是一味地追求花里胡哨的外表,更應該注重的是作為一座城市的功能
■也許廣州的老城區適合逛街,可在新城區你想逛嗎?周圍建筑忽遠忽近,建筑之間距離也太大,不會“陪著你走”
■很多城市為了象征性地保存古建筑,就拆了周圍的東西,把一幢房子矗在那當成博物館用來參觀……其實很愚蠢
■很多政府大樓像一個模子里倒出來一樣———直線建筑,高低錯落,前面修廣場和寬闊路面……這是在“強暴”土地
打造
從曾祖到曾孫的
珠三角城市銀河
“珠三角城市銀河”聽上去就很神秘。劉老坦言,珠三角、長三角和渤海灣地區城市都適合這個模式。
“城市銀河”是什么意思?劉老解釋到,城市銀河的組成首先是城市的族群,即從曾祖父到祖父,再到父親、孫子和曾孫都包括其中。具體來說,就是由省一級的城市群,再到大城市一級的星座城市,最后再到中小城市,到區到鎮(中心區、工業區),到小區(核心區、產業區),最后才是組團,再到建筑。
如何來打造“城市銀河”。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大城市分成幾個城市,而不是幾個區,因為區只是一個政治概念,不是一個規劃概念,各個城市自成一體又形成一個整體。劉老表示,像珠三角這樣一個九加二的城市群,就可以組成一個“城市銀河”:像廣州這樣的特大城市可以把它分成數個衛星城市和中型城市,每個城市都是自成一體的,所有功能獨立齊全,方便市民的所有城市生活,城市與城市之間用輕軌連接,軟件上可以實施所謂的“同城化”。
劉老指出,珠三角城市帶只會越來越大,如果不把它分散,不化整為零,城市的交通和污染等問題會更嚴重。
城市是建筑的合唱,不可能每個都領唱
反對城市有太多標新立異的建筑,喜歡建筑能“陪著逛街”的老城市
與廣州闊別15年,再次重逢,劉老發現,當年的廣州模樣已經在記憶里遠去———“變化太大了!”對于中國城市的日新月異,劉老有獨到的看法,他認為單體建筑的變化,不一定就代表了城市整體功能的改善。
“評價一座城市,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外表景觀,另一個是城市的功能。”劉老坦言,單從外觀而言,標志性建筑肯定是最搶眼的,可他并不欣賞中國各大城市間互相攀比“城市地標”的做法———“無非是從建筑雜志上抄來的,能有什么特別之處?”在劉老眼里,城市更應該注重的是作為一座城市的功能,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花里胡哨的外表。“標新立異的建筑,可以有,但應該是只出現在城市的視線走廊上。”
“一座城市是由很多建筑組合而成的,就像一個建筑的合唱團,大多建筑都是諧音,只有一兩個是領唱,那合唱團的歌聲聽著才能入耳。城市也是這樣,如果每幢建筑都想領唱,都標新立異,那肯定就全亂了。”劉老說,很多人去了巴黎就會喜歡上巴黎,為什么?因為巴黎就是一個和諧的合唱團,巴黎大部分的建筑都是背景建筑,只有那么幾個特殊建筑,這樣看上去就是一個整體。
劉老也絲毫不掩飾地說自己喜歡中國的一些老城市,比如揚州,因為它看上去渾然一體,街道也有連貫性,具有高度的可行走性。“可是我不喜歡中國的一些新城市。到了那些城市,你都沒有想逛街的感覺,你到巴黎、紐約還有中國上海的浦西,你會有逛街的感覺,因為你會覺得建筑一直在陪著你走,建筑陪著你逛街,會有各種各樣的櫥窗,一直在前面等著你”。
在中國的很多城市,你根本就不想出門,也許廣州的老城區適合逛街,可是在新城區你想逛嗎?周圍建筑忽遠忽近,建筑之間距離也太大,不會陪著你走。“我很擔心中國甚至亞洲的很多先進城市會成為美國的郊區,就是你必須要開著車去你的目的地,走著去會很辛苦,享受不到城市的味道”。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