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發行 “出海”未必賺錢
中國動畫片的主流發行播放渠道為電視臺和電影院線,但在供大于求的現狀之下,迫使很多動畫企業打起了海外發行的主意。年初,國產動畫《兔俠傳奇》在柏林電影節大放光彩;更早之前的《夢回金沙城》也以中國傳統手繪動畫電影的名義成功在海外打響,并進軍海外院線。
在動畫片方面,央視系列的動畫片獨領風騷。如央視動畫有限公司出品的《小鯉魚歷險記》(2007年)、《美猴王》(2010年)均成功進軍海外。
海外發行一度讓國內動畫企業看到希望,但是個別動畫的成功并不能彌補整體中國動畫海外發行的短板。
“文化的差異、質量的低下就能淘汰一批國產動畫作品。”趙赟表示,如何尋求海外發行也是難題之一。在江蘇,省內主要的海外發行渠道被江蘇電視臺海外部掌握,很多沒有海外資源的動畫企業一般會借助其“出海”。
“出海并不意味著賺錢。”趙赟說,很多走出去的動畫片在價格上依舊沒有什么優勢,而且多了一個中間環節的利益提成,真正落到片方手里的錢也不多。
因此,也有很多企業把希望寄托于海外的各大動漫展會上,每年中國各級政府會組織一批批大企業赴海外參展,并提供諸多的補助和政策優惠。法國的昂西動畫節、德國的斯圖加特動畫節、克羅地亞的薩格勒布動畫節、加拿大的渥太華動畫節以及日本的廣島動畫節最為知名。近幾年在動漫展上獲獎的中國動畫作品有一些,但都以動畫短片為主。
“政府對于中國企業赴海外參展扶持力度很大。以江蘇為例,一般由省商務廳代表組團,各企業報名組團參加,政府會補貼幾萬元的展位費,鼓勵企業走出去。”趙赟說,這其中不乏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很多機會。但其實很大一部分參展的中小企業因為根本沒有拿得出手的作品,大多是抱著了解海外市場、碰運氣的想法參展的。
“歐瑞動漫也去過好幾次法國昂西動畫節。我們經常和其他的中小動畫企業溝通,大家真正能在海外達成合作意向的并不多見。”趙赟表示。
自謀出路 開辟新媒體平臺
盡管中國動畫在發行播出渠道上遭遇了種種困境,但很多動畫企業也在想盡辦法拓展自己動畫片的發行播放平臺。“既然做出來了,就不能不播,先不考慮掙不掙錢,能有合適的平臺我們就先去播放。”趙赟無奈地表示。
網絡、新媒體、公交系統往往成為最熱門的播出渠道。在網絡方面,很多動畫企業選擇了和幾大視頻網站合作播放,合作形式多樣。尤其是動畫短片尤為受歡迎。動畫短片《炮灰兔》、《功夫兔》、《包強》等一度備受熱捧,有些甚至還受到國外電影節的青睞;在新媒體領域,手機、iPad等手持終端也開始發力;公交系統等人流密集場所也成為播出平臺,在北京地鐵備受喜愛的《綠豆蛙》系列就是典型案例。
趙赟所在的歐瑞動漫也另辟蹊徑,創新性地在當地建立了自有品牌旗下的動漫博物館。在動漫博物館中參觀者可以購買衍生品,觀看歐瑞動漫旗下的動畫電影、動畫片。甚至可以讓參觀者自己動手設計動漫形象。“我們和上海等地的動漫博物館達成了協議,可以將我們自己的動畫片、動畫電影放到他們的場館播放,以拓展外地市場。下一步打算在其他城市建立自己的動漫博物館。”
在海外發行上,動畫企業尋求捷徑,賀歲動畫片《熊貓總動員》走上了中外合拍的路子。這是一部由中、德兩國合拍的3D動畫電影,2009年2月25日,中國電影合作制片公司、北京中企廣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北京億商傳媒投資有限公司和德國Primo Gruppe GmbH公司以及勛曼博士旗下的德國奔趣娛樂公司在柏林德國工業聯合會(BDI)總部共同簽署了合拍動畫故事片《熊貓總動員》的合作協議。總投資達3.5億元,制作班底也由國際團隊參與,并從一開始通過出售海外版權等形式,收回了大部分的投資,盡管此次國內票房一般,但足以名利雙收。
專家觀點
人才、資金、質量,一個都不能少
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數字動漫創作研究中心副主任楊閎文認為,針對動畫市場發行營銷現狀分析,動畫發行市場本身的不完善才是核心問題。由于電視臺單方面擁有定價權,國產動畫片前期收益往往不佳,導致后期衍生產品無法跟進。目前的動畫片衍生產品基本上只有影碟和圖書兩種,而此二者又面臨著嚴重的盜版問題,利潤微薄。
在這種情況下,制作方首先要抓創作質量,同時確保源源不斷的資金投入,支持產業的持續發展。同時,產業鏈該如何銜接也是企業要重點考慮的問題。如果把所有成本全部押在一部動畫片或動畫電影上,在加大運作風險的同時,也無法確保產業鏈的良性可持續。同時,動畫片的銷售、發行領域存在著人才匱乏的問題。當前現狀是低端制作過多,而真正有想法、有獨特視角的創作型人才緊缺,培養這方面的高端人才已經迫在眉睫。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