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關于動漫業發展的各方評論一直未能間斷,在外來動漫產業參與國內市場競爭的局勢下。多數動漫業內外的同仁,都給出了自己對當前國產動漫行業發展現狀的觀點。如何在接下來的路程里少走彎路,筆者認為發現問題是第一位的。是時候,停下來聽聽各種的聲音,畢竟未來發展的道路還有很長。
NO.1 高齡動漫才更有市場
有妖氣總經理周靖淇:你覺得《喜羊羊與灰太狼》為什么成功?因為它本來只想做幼兒文化產品,結果意外撞入了成人文化。灰太狼是好老公,經典老公就要學灰太狼,白領要學紅太狼,所以它就火了。誠如所言,猶如《潛伏》折射了辦公室文化,《喜洋洋與灰太狼》映射的是家庭文化,僅憑低幼文化很難占領院線。
NO.2 市場營養不足,高齡精品動漫缺失不是人才問題
《二次元狂熱》總編廖匯祺:國內動漫行業從某些角度看欣欣向榮,所存在的問題為體制和市場導向所致,這與其他行業沒有太大區別。如果要說到制作精良能與日本動畫比肩的高齡精品,至少從市場來說就缺乏可以促進它生長的土壤,中國不缺能做精品的人才,但是擺明了賠錢的東西誰會做呢。
NO.3 人力成本制約,商業模式難轉換
王東:在中國大部分的動漫企業一方面的盈利一個是代加工,替國外的公司去做加工,第二個可能會跟某些頻道或者電視臺或者是政府有一些業務合作,但是,這是都不是一個真正的好的商業的模式,所以這個上面在中國的行業里面最大的挑戰動漫制作是以人來做,這個人力成本飛速的上漲,你的這整個的銷售渠道,你的產品出來,可能跟不上人力資本的增長,在這個方面雖然有幾家做得不錯,但是要做很盈利的,能有很大利潤的,還是非常難的,很有一段路要去走的。
NO.4 市場講求先機,等待等于落后
王肯:中國的技術和藝術是分家的,有人搞技術,有人搞藝術,兩個始終走不到一起。《功夫熊貓》老外拍了,但是熊貓是中國的東西,但是你沒有辦法。我們離文化遺產最近的地方,離靈感最近的地方,如果你不做,別人就做了,上海可以做,北京也可以做,別人也可以開發。
NO.5 放開眼界,文化無國界要互取養分
吉林動畫學院研究院主任羅江林:故事說的好才是最重要的,因為人性是相通的,外國在用中國的元素和風格講國際的故事,中國也應該嘗試用國際的形式來講中國的故事。我們國家的傳統文化是一座巨大的寶庫,但同時,我們也在不斷吸收其他國家和民族的優秀文化元素。總之,只有在自由、創新、包容的精神指引下,中國動漫產業才能真正迎來曙光。”
經濟學家厲無畏:中國的動漫比較缺乏世界眼光,缺乏文化再造和商業運作能力。美國和日本等世界動漫大國,無一例外地把本國至別國的文化融入其作品中。只有以開懷的胸襟和富有創新的精神來開發中國動漫創作題材資源,才有優秀的動漫劇本。
NO.6 解放思想,終極目標讓動漫帶動消費
華漫兄弟(天津)互動娛樂有限公司總裁李儒奇:動漫創業,處處是機遇,但是也要發揮企業自主的優勢,天下的樹葉既然難以找出兩片同樣的,又何況是國內的動漫企業,最大化發揮企業的個性,這個行業才有出現百花齊放的一天。雖然,這是一個創新的行業,但是,創新的目的并不是為了給別人做嫁衣。企業優勢不同,一定要從最擅長的入手,比如華漫兄弟就是打營銷戰略,企業定位為中國動漫深度整合營銷專家,致力于讓動漫帶動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