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動畫長片、最佳導演、最佳配音、最佳編劇、最佳角色動畫、最佳藝術指導、最佳分鏡腳本(故事板)、最佳視覺效果、最佳角色設計、最佳配樂,這一連串的名字,是有“動畫奧斯卡”之稱的第36屆安妮獎(The Annie Awards,簡稱“ANA”)的獎項,在本月初正式公布的提名名單中,以我國國寶為主角的動畫電影《功夫熊貓》在全部十項大獎中都有提名。
前日,在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團舉行的“《功夫熊貓》與中國動漫攻略”的國際論壇上,夢工廠策劃設計人、《功夫熊貓》故事策劃和分鏡頭設計者杰德·迪芳德弗以及《汽車總動員》和《怪物史萊克3》前期故事策劃道爾頓·格蘭特聊起關于《功夫熊貓》的創(chuàng)意以及中國動畫片的發(fā)展方向。



中國元素很吃香
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設立七年間,六屆得主與安妮獎的最佳動畫長片一致,唯一例外是前年《歡樂大腳》戰(zhàn)勝了安妮獎的贏家《汽車總動員》。此次提名中,《功夫熊貓》在全部十項大獎中都有提名,其中最佳配音、最佳分鏡頭腳本等獎項中更是不止一個人入圍。
提到這一榮譽,參與了分鏡頭腳本設計的杰德沒有表現出多么驚奇和興奮,他說:“因為在美國,很多人都對功夫感興趣,于是我們就決定在這方面做進一步開發(fā)。前后大概用了四年時間。最初,故事只有幾個人知道,現在全世界都喜歡阿寶,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
今年美國有競爭力的動畫大片并不少,像《機器人總動員》、《馬達加斯加2:逃往非洲》、《明星狗》等都是大熱門,《功夫熊貓》能在其中脫穎而出,杰德認為有兩方面原因:“一是整個故事情節(jié)都吸引人,阿寶從一只胖胖的熊貓變成武功高手;二是我們在前期已突出了與其他動畫片不一樣的中國元素。”在杰德看來,《機器人瓦力》與《明星狗》都太美國,也許因此削弱了他們在本土的吸引力。
反復修改是常事
觀眾在電影院看到的《功夫熊貓》的故事只是最終版本,杰德透露:“電影從2003年策劃直到最后成形,大的修改就可以拍成十幾個不同版本的《功夫熊貓》,小的修改就不計其數了。”不過,他也強調,修改中最重要的就是“主要角色的基調是固定下來的,故事結構的更改不能造成人物性格的變化。”當然不僅僅是《功夫熊貓》,道爾頓·格蘭特表示,所有看到的動畫長片都要經過這樣的反復修改。
如何做分鏡頭腳本
杰德和道爾頓也為他們所做的工作進行了解釋,并表示其實沒有傳說中那么神秘,“一旦故事腳本準備就緒,我們便會就此設計出故事板,并告訴講述人員這該如何轉化為行動和圖片,而他們就此會作出一系列的素描,就像我們小時候看的漫畫書。如果導演和制片人看過之后認可,這些圖紙會經過處理串成故事卷,他們會按動作順序裝訂在一起,像一個倒裝書,快速翻起來就像在看一部會動的短片,翻閱時會加上臨時音樂、聲音效果和對話來檢驗效果,這個過程大概要持續(xù)18個月。
理解文化最重要
杰德表示,他執(zhí)著地做這個故事,是因為對中國武術的喜愛。“我從小就學習武術,因為可以強身健體,但是由于我搬過好多次家,于是武術師傅也換了很多個,學的派系就很雜,不過我有一個老師是從李小龍的學校畢業(yè)的。”甚至是在《功夫熊貓》制作的緊張過程中,杰德也沒有停止習武。本想學過這么多年他應該是位武林高手時,他卻不好意思地表示:“我在武術方面真是沒有什么天賦,所以想把這些都應用在我擅長的電影制作中。”
杰德表示,《功夫熊貓》中人們印象深刻的很多經典片段的創(chuàng)意,“比如阿寶和師傅用筷子打架夾食物的那個場景,就是我們去中餐館吃飯用筷子夾菜時突然產生的靈感。果然人們都很喜歡。”對于大龍與“和平谷五俠”在橋上決戰(zhàn)的場景,杰德說:“肆虐的狂風和搖搖晃晃的橋都在突出決戰(zhàn)的激烈性,這源于我曾看到過的一幅中國畫,上面有一座類似的橋,我覺得加入電影中很有意思。”
出乎意料的是,這是對中國文化如此了解的杰德第一次來中國,不過他說:“雖然當時沒有到過中國,但里面涉及中國傳統(tǒng)元素的東西,我們都請教了中國專家,比如針灸那場戲,我們請了老中醫(yī)和針灸師傅來指導,請他們告訴我們如何才能最適合、最專業(yè)。”對此,道爾頓補充道:“一部作品最重要的是文化內涵,尊重中國文化也是《功夫熊貓》在中國受歡迎的原因。假如中國的藝術家要制作關于外國題材的作品,也不一定要親自去過那些地方,重要的是能夠深入理解他們的文化。”



建議中國動畫片增加情節(jié)性
道爾頓同時擔任舊金山藝術大學的教師,在動畫創(chuàng)意和理論方面都有研究,他曾看過中國的《大鬧天宮》等動畫片,并認為:“如果這些老的動畫片可以用現代元素重新包裝,在世界上形成一種不同于美國和日本漫畫的中國風格,將很有潛力。”
雖然有潛力,但中國動畫在世界上的影響力還沒有達到最大程度,“這些傳統(tǒng)故事很有中國元素,但應該改變講故事的方法,增加一些情節(jié)性和趣味性,同時要更注重推廣,比如在美國,想看中國動畫片的話,就不是很容易找到。”道爾頓認為,整個動畫片的產業(yè)鏈應該進行有效改變,“中國動畫片的制片人可能是一個很好的商人,但對于動畫本身的基本流程和理解不是特別深入。只有進行了比較深入的了解,才能對每個步驟都有好的預算,做到效益最大化。不過在美國,或多或少也存在這個問題。”
據悉,杰德和道爾頓還將在今天上午參加第三屆文博會的“動漫美學論壇”,進一步探討動畫片的發(fā)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