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屆國際水墨雙年展系列作品。
▲雙邊拖鞋。 ▲張立川作品《仲夏夜之夢》。 ▲楊邦勝的惠州金海灣喜來登度假酒店設計。
9月份,國內藝術界最熱鬧的事莫過于第十一屆全國美展。據了解,深圳在雕塑、油畫、水彩、壁畫等展區均有作品入圍。而在藝術設計展中,去年剛榮膺“設計之都”稱號的深圳更是交上了一張漂亮的答卷——在復評入圍的468件作品中,深圳就占了57件,比例高達12%,這在歷屆美展中絕無僅有,充分顯示出深圳設計人才的超強實力。
自從2003年深圳市委市政府提出“文化立市”戰略以來,深圳設計產業便獲得了政府支持一路高歌猛進。而深圳去年被聯合國授予“設計之都”稱號,在這片熱土上耕耘的設計師們更是如魚得水,屢創佳績。此次他們在全國美展藝術設計展中的優秀成績可謂是眾望所歸。據悉,本屆全國美展藝術設計展將于10月9日在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和華·美術館開幕。近日,記者采訪了部分評委和入選設計師,搶先領略深圳設計的風采。
1占全國入圍作品12%
8月中旬,記者前往華·美術館采訪中島英樹展覽策展情況時,一跨進大門就被眼前的場景驚呆了——地板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設計作品,海報、書籍、衣服、建筑模型,甚至還有自行車、躺椅、刀叉……后來經美術館人員一點撥,記者才發現原來無意中“闖”入了全國美展藝術設計展的閉門評審環節。在此嚴肅而火熱的情況下,設計大師中島英樹的作品只好讓步,蝸居在一個小小的房間內。當時適逢評審間隙,脖子上掛著工作證的數十位評委在場地旁邊一邊喝飲料一邊討論,不時有幾位走進來觀察作品。“國內設計界最有影響力的人物都在這里啦!”美術館人員神秘地說。
沒想到第二次聽到這個展覽的情況,更是讓記者吃驚得無語——在最終入選四大門類(平面、服裝、工業、環藝)共468件作品中,來自深圳的就有57件,占總數的12%。一座城市作品能在全國美展占如此高比例,在歷史上可謂絕無僅有。
“深圳的設計實力實在不容小覷。”作為平面設計初審、復審評委的深圳著名設計師畢學鋒告訴記者,他用一串親眼目睹的、發生在平面設計評審過程中的數字說明這個情況:當初有將近5000件來自全國各地的平面設計作品進入了初審階段,從中選出400多幅進入復評。“雖然深圳投稿的數量不算多,但最后統計復評結果的時候成績卻非常驚人——有近80%的作品來自深圳。”
全國美展的藝術設計展從第九屆(1999年)開始創立,第一次展覽便是在深圳舉行。經過了十年,今年的藝術設計展又回到了“娘家”。“主場作戰”,深圳設計師們可謂春風得意。記者在中國美術家協會展覽部網站公布的復評結果中看到,平面設計的王粵飛、畢學鋒、張達利、孔森,服裝設計的羅崢、梁子,工業設計的李成、張洵,室內設計的洪忠軒、楊邦勝等等均榜上有名。
2深圳作品成獲獎大熱
而深圳的驕人成績還不僅如此。記者從另一位評委,中國美術家協會服裝藝術委員會副主任、深圳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副院長吳洪口中探聽到,在468件復選入圍作品中只有45件有資格進入獲獎提名,而最終四個門類選出的金、銀、銅獎總數加起來不過20多件,可謂百里挑一。而深圳設計師不負眾望。“在金銀銅獎方面深圳設計師均有斬獲。”吳洪表示。
“這是我經歷過的最嚴謹的評選之一。”畢學鋒告訴記者,“來自全國的29位評委囊括了各大美院和設計界的代表人物,各個藝委會選出獲獎提名作品后,再由這29個人共同對這些匿名作品進行評審。如果有評審本人的作品出現,在投票時他必須回避,如果他堅持在場,那么無論他投票與否都必須減掉一票。整個過程采用類似高考的電腦軟件,體現了整個賽制的公平、公正。”據悉,這次由深圳組織的評選,其嚴謹度已在業界傳開了美名。
雖然最終名單要等全國美展結束后才能公布,但吳洪向記者透露,來自深圳的多件作品均獲得評委的青睞,成為獲獎熱門。其中服裝設計方面表現突出。吳洪告訴記者,在進行服裝設計評審時,既要保留其商業性,又要注重其藝術性和時尚性,還要觀照本民族的文化特征。令人驚喜的是,一批深圳年輕設計師也借由這一平臺涌現出來,一些“驚艷”的作品讓評委們津津樂道。比如深圳大學年輕教師張立川便是其中一例。她的作品《仲夏夜之夢》一度成為評審團的焦點。
作為深圳歷史最悠久的設計門類,平面設計自然也在本次展覽中高唱凱歌。深圳人熟悉的2011年大運會的吉祥物“UU”,便從眾多吉祥物設計作品中脫穎而出。這個吉祥物由深圳設計師王粵飛、邢一順、郭東、王冠群、李新義等合作設計,它具有一個符號化的可愛笑臉,高度簡潔的造型,打破了以往大型運動會吉祥物普遍使用動植物造型、寫實風格的設計傳統。此外,深圳設計師張達利為“平面設計在中國05展”設計的招展海報也獲得了高度評價。不得不提的是,以畢學鋒領銜的言文設計公司設計的“第六屆國際水墨雙年展系列作品”,這個囊括了多媒體、海報、空間標識等元素的綜合作品去年12月實施期間已獲得如潮好評,這次評選更是成為了獲獎的大熱。
而工業設計和環藝設計也表現了極強的實力。吳洪表示,以往的中國工業設計還停留在美化外觀方面,但從今年的情況看來,一些真正照顧到人們生活實用性的作品無疑更具有競爭力。由深圳年輕設計師李成、張洵設計的,去年曾斬獲了國際紅點獎設計概念獎至尊獎的“雙邊拖鞋”毫無懸念地入選了全國美展,該設計解決了人們生活中穿拖鞋的小麻煩。而在深圳擁有廣闊市場土壤的環藝設計也獲得了驕人的成績,如楊邦勝的惠州金海灣喜來登度假酒店設計、洪忠軒的珞珈山國際酒店設計等多次在專業雜志作為范例的作品,入圍全國美展可謂眾望所歸。
吳洪還透露,深圳大學的學生也在此次美展中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戰斗力,有些更是超越了專業設計師奪得獎項。由此可見,深圳設計界的人才儲備情況非常樂觀。
3“這只是深圳設計的一部分”
據悉,全國美展的藝術設計展今年是第三屆,而從今年的情況來看,無論規模還是質量都比前兩屆有明顯的提高。再加上今年適逢國慶60周年,評審過程更是精益求精。吳洪認為,全國美展藝術設計展實際上是對深圳設計領域整個水平和成果的集體檢閱。“四大設計門類均在此展中占一席位,可見深圳的設計產業發展是非常全面的。”
雖然深圳在這次展覽中成績突出,但這只是深圳設計的一小部分,更大的隊伍在聚光燈外蓄勢待發。畢學鋒說,由于藝術設計展誕生時間較短,在業界的認同度和知名度還不如油畫、國畫等純藝術領域高,因此深圳許多優秀設計師都錯過了此次展覽。吳洪也告訴記者,他在評審的時候看到北京軌道交通的室內設計方案,很好奇為什么深圳相關方案沒有參加,因為在他看來深圳這方面的設計不會比北京差。
自從深圳市委市政府提出文化立市以來,設計產業獲得了政府的強力支持,榮膺“設計之都”之后,設計師們更是如沐春風。張立川以親身經歷告訴記者她在“設計之都”深圳的成長。2006年設計《仲夏夜之夢》的時候,她還在清華美院讀研究生,去年畢業,在大部分同學選擇留在北京的時候,她卻毅然南下。“事實證明我的選擇是正確的。深圳擁有豐厚的產業環境,還有政府的支持,社會輿論對設計師也很尊重,這些都是一位設計師成長的先天條件。在這里設計師擁有很多機會,包括學生們都積極參加比賽,對國際潮流有切身的體會。我很幸運能找到這個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