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圖書裝幀設計師袁銀昌
炎炎夏日,書香裊裊。一年一度的上海書展下月即將舉行,2013年“中國最美的書”活動也在緊張進行中。日前,記者專訪了著名圖書裝幀設計師、“中國最美的書”活動資深評委袁銀昌。
記者:一般讀者買書、讀書、藏書,很少注意到書是如何裝幀設計的。你們的工作被稱作“為書裁衣”,通常要經過怎樣的過程?
袁銀昌:一 般來說,一部書稿進行了三校后,就通知我們可以開始做設計了。過去,書籍裝幀只意味著做一個封面設計,版式、字體等等都是固定模式。沒有電腦,封面設計都 是手工繪畫,包括書名也要寫上去。首先要畫彩稿,做三四個方案,由責任編輯、出版社領導、作者挑選,三方都通過后,開始畫黑白稿、做制版稿。
現在,隨著圖書業的發展,設計理念也在不斷提升,從過去的書籍裝幀到現在的書籍設計概念的轉變,從美術設計到編輯設計新定位的提出等等,這都是 一種進步。 書籍設計更強調整體性,從封面到前言、目錄、正文甚至到版權頁都要有完整的風格呈現。作為設計師,要想做好設計,要在前期就介入到圖書的策劃、討論、定 位,從設計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方案。比如,我曾經設計過一本書叫《巴金對你說》,在文字還沒有完成的時候,我們就開始討論攝影、文字的布局結構。我甚 至先把草圖畫好,然后讓作者根據我劃定的位置去選編文字。這讓本書的編者之一、復旦大學陳思和教授連說“很難”。但那本書做出來后的效果很不錯,得到了各 方認同,包括巴老本人。
記者:在您看來,怎樣的書算是“美”的?
袁銀昌:我覺得首先要做到書籍設計 的完整性,從封面、版式的設計到材料的選擇,以及印刷裝訂工藝的精準把握。設計形式的表達要與內容相一致,通過設計,藝術并詩意地展現書籍富有韻律感的閱 讀之美,視覺之美。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要具備個性化的獨特的視覺表達形式或風格,具有創新意識,通俗一點來說,一本好的書籍設計,看上去舒服、雅凈,既 賞心悅目,又能細細品味,它會散發出濃濃的書香味。
一本圖書的好壞與否,除了設計,內容還是很重要的。曾經有位朋友對我抱怨:“在書店看到你設計的一本書,沒看內容就買下了,回去一看寫得很差,你們這樣簡直是在騙人!那么差的一本書設計了一個漂亮的封面!”像這樣的書絕對不能算是“美”的。
當然,判斷內容好壞的標準有很多,但從設計師的角度來說,這本書的內容如果能讓我感動,產生創作激情,那就算得上“好”。我當時看到《沈從文和他的湘西》的書稿時就是這樣。
這本書是本圖文集,照片作者是是祖籍湘西的一位女記者。她花了十幾年的時間深入湘西,根據沈從文作品中的內容拍攝景、物、人。這些照片讓我非常感動,它 們呈現出的古樸之美、自然之美,和沈從文的文字風格非常吻合。所以我一看到它,就決定花大精力做好這本書。當時,我設計了整本書的“大場景”之后,覺得缺 少細節的東西。我想到了湘西原住民使用的生活器具,如果能在整段整段的文字中鑲嵌進這些生動的老物件,一是更深入、更有細節,二是視覺上有對比、有層次, 于是建議作者補拍這些細節,后來果然反響很好。
記者:有一些“最美的書”,開本很大,采用最好的紙張和工藝,制作精良得如同藝術品,價格自然不菲。似乎“最美的書”就等同于“最貴的書”。
袁銀昌:有 一段時間我們確實十分關注這類“大書”,即所謂的“重大題材”。但后來,我們漸漸意識到,圖書不是工藝品。“最美的書”的評選也漸漸從大開本的豪華精裝書 轉為正常開本的書。我們認為,材料并非最貴的就是最好的,而是要選擇最合適的。材料跟印刷工藝、設計的表現手法相吻合,與內容融為一體,這樣才稱得上是 “最美的書”。
記者:現在,在評審“最美的書”的時候,你們最看重什么?
袁銀昌:我們評選的時候,會不斷地翻書,觀察整體效果、材料的選擇、裝訂工藝等等。比方說,有些比較厚的書,反復地翻開、攤平,觀察書頁是不是“嘩啦啦”又翻回去了,是不是需要很用力地按住才能繼續閱讀。
記者:為什么關注這樣一個微小的細節?
袁銀昌:設計的最終目的在于閱讀。我們要通過設計和與材料的結合讓閱讀更流暢,讓讀者在這一基礎上獲得藝術的感悟,享受“悅讀”。
當然,有的設計師可能喜歡通過設計表達自己的想法,但設計不可以“過分”。如果是一本準備被廣泛閱讀的圖書,那就還是要根據它的內容,在閱讀順暢這方面下大功夫。
所以說,書籍設計的好多工作都是看不見的功夫,比如,調整、細修圖片,選擇最合適的字體、大小,甚至行距、字距也因為這本書的受眾是青少年或是中老年人 而有所不同。因此,有些精心設計的書往往外表看起來很平常,其實是大雅而不露啊!比如我有一年去參觀“世界最美的書”的展覽,其中有一本一等獎作品,我一 看,沒什么特別的,好像沒設計嘛。但仔細體會,你會發現它的排版非常舒服,空白留得很巧妙,字體很特別,讀起來很順暢。這就達到了“最美的書”的標準。
記者:看不見的設計都在細節中。
袁銀昌:是的,設計有時候是很理性的,黃金分割、網格設計等,都需要依循規律。但你既要在這種規律下設計,又要讓別人看起來很自然、很隨意。有設計像沒設計一樣,這才是好的設計。
我寫過一篇小文章:《我們要誠實的設計》。我們不要“裝”,要很坦誠地、很自然地展現,而不是裝腔作勢,僅僅追求視覺上的漂亮。“漂亮”是表面的而不是 本質的東西。最好的設計一是做得 “干凈”,二是要有“格調”。而這種格調和設計師的生活閱歷和文化修養有關,不是一兩天可以達到的。
記者:在您看來,我們國家的圖書裝幀在全世界處于什么樣的水平?
袁銀昌:幾乎每年我們都有優秀的作品在萊比錫“最美的書”評選中獲獎。可以說,在頂端部分我們已經很接近最高水平,也出現了一批優秀的設計師。但在平均水準上我們還有距離,包括設計的理念和手法比較陳舊等等。
參加國外的書展、逛國外的一些書店時,我往往會有這樣的感覺:那里擺放的每一本書都很干凈、漂亮,制作精良。走進書店的人,穿著正式、文雅,都在靜靜地看書,說話也很小聲。書籍帶給人們的享受,它所產生的文化感染力,確實在這種場合得到了真正的體現。
平面設計
工業設計
CG插畫
UI交互
室內設計
建筑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