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建成的超級購物商場及多元娛樂電影城——怡豐城(VivoCity)周圍,將出現一批全新的雕塑及裝置藝術作品。首先要介紹的是由兩名雕塑家佐治加(Georg Zey)和邁克魯洛克(Marc Ruygrok)所領導團隊的作品——《雪人》和《火箭》。兩件作品都是以具有現代感的樹脂塑料完成。
佐治加來自德國,他的雪人雕塑高13米,是一個全身分成三截的雪人,雪人的背后是怡豐城,前面是景色怡人的圣淘沙島,這里附近也是一個交通繁忙的渡輪碼頭。因此,雪人的位置可說是一個地標,也是怡豐城的一個重要標志。
雪人分成三部分:上面是個戴著藍色高帽的頭部,中間是穿著整齊的身體和下面的腳部。雪人的鼻子設計成高聳的紅蘿卜,眼睛和衣服鈕扣是用煤炭為材料。
雪人有反諷的意味
佐治加在談到為何在這個太陽高照的赤道國家設計一尊雪人時說:“實際說來,這是深有反諷的意味。在德國或北歐各國冬天的開始幾天,到處可見有人在堆雪人,以歡迎冬天第一場雪的降臨。但在這個陽光普照的國家,一切將顯得非常搞笑和荒謬。可是,如果是配合怡豐城作為一個具有國際色彩的大商場來看,那么,一切將顯得很自然,雪人帶給大家的是歐洲的情調和色彩。”
其實,整個《雪人》是由兩部分構成:在大廈前面的是高13米的雪人,但在大廈的三樓陽臺花園的一座建筑上,人們可以觀賞到一片片精心設計的固定性大片雪花,雪花和雪人遙遙相對,在五彩燈光的照射下,更添美感。那種感覺,就像是入冬觀雪景的虛擬幻境。
談到工程的難度,佐治加說:“新加坡的雪人不像歐洲的矮胖雪人,他長得又瘦又高,主要的考慮是:它必須和后面的建筑起得很好的平衡,比較瘦還因為雪人是在太陽高照的熱帶,瘦是融化的結果。”
這個熱帶雪人又有什么主要“性格”?回答是:“他看來很有童趣,卻又性格堅強。”
火箭》團隊有“國際色彩”
設計《火箭》的是來自荷蘭的邁克魯洛克,工作團隊人員很有“國際色彩”。
邁克魯洛克說,他們當中有荷蘭人、德國人和日本人,那是因為一支火箭的設計,需要動用到各種專門的技術,像很簡單的火箭用色,就是由精通鮮紅色的德國專家來負責上彩。
火箭高10米,它通體紅色,向上豎立,火箭的身上有一個可以打開的窗口,它站在一個高臺上,形狀有如一架三叉形戰斗機。正式啟用時,上面頂端還會發出陣陣隨時起飛的燈光訊號。
為什么會設計這件作品?邁克魯洛克說:“道理簡單,一來為了配合整個建筑的要求,也就是,它是個在水上建城的概念,我想在此帶進科幻小說的色彩;其次,這是一座大商城,從這點我發揮了一點想象力,那就是,來這里的人是坐火箭抵達,又在購物后,乘坐火箭滿載而歸。”
那么,它又具有哪些不同的特色?
邁克魯洛克說:“作為一個可以吸引小孩的標志,它的特色還應包括:快與慢,新與舊,傳統與現代,本國與國際等對比作用,以及我個人對信心、信念及信仰命題的發揮。”
怡豐城的多件戶外作品,將在10月20日正式展示。這也是新加坡藝術雙年展的永久性展示作品,由國際著名策展人南條史生(Fumio Nanjo)策劃,參展畫家有六名,分別來自香港、韓國、德國、荷蘭和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