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及國務資政吳作棟的夫人到法國巴黎時都會特地與他會面;西班牙王室會為了他舉辦宮廷晚宴;歐洲名流和好萊塢巨星都會買他設計的服裝。 上個周末,他在香港的一場服裝發布晚會,香港富豪李嘉誠與澳門賭王何鴻燊以及他們的家人都是座上嘉賓。 面子超大的他,是10年前在巴黎創業并成名的新加坡籍服裝設計師鄞(yin)昌濤(Andrew Gn)。
鄞昌濤很容易被認出,不是因為他的光頭,而是他全身散發的創意人氣質。當時他正要從巴黎經新加坡到香港舉辦服裝發布會,短短3天,他在當地接受了超過20個平面和電視媒體專訪,可見他超高的人氣。
40歲的鄞昌濤是在法國巴黎創業并成名的新加坡籍服裝設計師,他的名氣從歐美到亞洲各地跨越半個地球,但一般新加坡人并不認識他,因為以他的英文名字命名的服裝品牌“Andrew Gn”雖然在日、韓、港、臺都大受歡迎,但就是沒有在本地出現。
鄞昌濤說:“這真是機緣巧合,我并非故意不在本地設立品牌,我和陳麗音(Tina Tan-Leo,本地服裝界女強人)是多年好友,她老是叫我回來搞一場服裝表演,但時間上實在配合不來。”
作品熱銷歐美
鄞昌濤的服裝目前在歐美各地的高檔市場超過100家商店可找得到,炙手可熱,現在更推出鞋子和手提袋系列,忙得不可開交。雖然在新加坡普羅大眾沒有多少人認識市場對象鎖定上層社會的鄞昌濤,但他不覺得遺憾,因為機會還是有的。
他透露他的第一個包括香水和化妝品的美容系列即將推出。當這系列正式推出后,其滲透力會比較強,就會比較容易走進各地的大眾市場。他說:“希望到時會有更多的新加坡人懂得我的品牌。”
雖然長期住在巴黎,但新加坡還是鄞昌濤最終的家,他每次年底回來十多天都不想工作,只想好好地和家人及朋友共聚。
“在歐洲或港臺,媒體對我比較熟悉,出外都得稍微裝扮,但我在這里可以穿汗衫短褲到小販中心用餐,不必擔心被媒體跟蹤,感覺非常舒服。”
雖然在法國生活了近15年,但鄞昌濤還是“非常新加坡”。他的英語不帶“歐洲腔”,華語也很道地,回到新加坡就去吃海南雞飯。事實上,法國政府曾經要頒公民權給他,但被他回拒了。
他回拒的理由是:“我是新加坡人,不想半途成為法國人。”
鄞昌濤作品受《紅樓夢》影響 曹雪芹是啟蒙老師
古典小說《紅樓夢》里對女性服飾、飲食及心情等細致的描寫,對鄞昌濤的服裝設計有深遠的影響。他從11歲開始看文言文的《紅樓夢》一直到今天。
鄞昌濤畢業自立化政府中學和華中初級學院,他后來到英國倫敦著名的圣馬丁藝術學院就讀,以全班之冠的成績畢業。1992年他到巴黎學藝,曾擔任著名法國設計師安伽賀(Emanuel Ungaro)的助手。
善于運用色彩與材料,以繡花、針線細節進行服裝創作,1996年他用父親資助的4萬元正式在巴黎創業,以自己的英文名字“Andrew Gn”創辦時裝品牌,很快就被視為領導世界時裝進入21世紀的新秀之一,是新加坡服裝界至今最成功的“出口貨”。
創業初期和其他設計師新秀一樣,他得到處“兜售”自己的作品,從1996年到1999年他其實入不敷出,嘗盡新手掙扎求存之苦。
鄞昌濤說:“我的作品的第一個‘伯樂’是巴黎的高檔服裝公司Maria Luisa。后來紐約的Barneys看到之后也對我的設計感興趣,就這樣開始了我在這兩個主要城市的基礎。”
由于女裝潮流變化較大,高級訂制服裝(Haute Couture)市場過于局限,又基于“現代女性沒有時間為了一套服裝花上半年時間量身定做”,鄞昌濤于是專攻“半高級訂制奢華服”(Semi-Couture Luxury)市場。
他的第一個明星顧客是奧斯卡影后尼可基曼(Nicole Kidman)。“她很喜歡我的設計,一口氣買了幾件。很多明星其實都不必自掏腰包買衣服的,所以我很感動。”
說社交 出入皇宮家常事
歐洲不少王室成員不僅成了他的顧客,也成為他的朋友,出入荷蘭、丹麥及西班牙的皇宮已成了他的家常便飯。
打開明星大門之后,鄞昌濤的事業道路開始擴張,除了一眾好萊塢巨星,歐洲不少王室成員不僅成了他的顧客,也成為他的朋友,出入荷蘭、丹麥及西班牙的皇宮已成了他的家常便飯。
鄞昌濤坦言積極社交是他工作的一部分,面孔因此經常出現在歐美各大社交雜志和報章上。他說:“歐美上流社會流行‘設計師伴場’,也就是說當名流太太或明星單獨出席社交活動時,會邀請所穿的服裝的設計師隨行,這樣的場合是維持并擴大網絡的絕佳時機,也是我的工作之一。”
我國內閣資政李光耀上個月到巴黎時,特地抽出一小時與鄞昌濤會面,了解他在巴黎創業的經過并參觀了他的工作室。本地報章在顯著版位刊登了他們的會面,鄞昌濤突然又成了新加坡的傳奇人物。
談到與李資政會面的經驗,鄞昌濤說那與名流明星的會面完全不同。他說:“李資政關心我的生活狀況、曾住過的地方、學習當地語言的情況、創業的過程及生意的規模等,同時也觀賞了我明年的春夏系列作品。”
鄞昌濤透露李資政到訪時,正好是他的父親過世不久,因此更覺得李資政就像是個和藹的父輩長者,感覺特別溫馨。
說紅樓 從11歲看到40歲
11歲左右就開始翻《紅樓夢》,服兵役時重看,現在《紅樓夢》更是他的床頭書,而且他不看白話文,只看文言文版。
鄞昌濤不僅能講華英語,因為長期在法國居住,并曾在意大利學藝,他還說得一口流利的法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以及廣東話和潮州話,他也是少數懂得看、看得懂《紅樓夢》原著的年輕新加坡人。
“我很小就從父親的書架上拿了《紅樓夢》來看,《紅樓夢》讓我有很多想象的空間,而且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對這部小說有不同的領悟。尤其是書中對林黛玉和鳳姐這些女性出場時的形容,她們的服飾、怎么施粉、服裝顏色的搭配,甚至是飲食和心情感受等都很細膩,對我的創作有深遠的影響。”
鄞昌濤說他小時候很內向,就喜歡看書,起初看的是冰心的小說,11歲左右就開始翻《紅樓夢》,服兵役時重看,現在《紅樓夢》更是他的床頭書,而且他不看白話文,只看文言文版。
“紅學長期影響我在創作方面的潛意識,可以這么說,曹雪芹就是我創作泉源的啟蒙老師。”
除了《紅樓夢》,鄞昌濤也是張愛玲和李碧華這兩位作家的忠實讀者,尤其喜歡《傾城之戀》和《胭脂扣》,對她們筆下亞洲女性的深入描繪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問他是否打算根據這幾部小說創作系列服裝,或為根據小說改編的電影設計服裝?他說:“最近李安不是正在拍張愛玲的電影嗎?可惜他沒有找我設計電影服裝,希望有朝一日可以跟李安合作。”
說收藏 15歲買第一件古董
他其實對服裝設計和收藏古董的興趣同樣濃,以前曾在這兩者之間考慮該往哪方面發展,但后來還是選擇了以服裝設計為生,以收集古董為興趣。
鄞昌濤也是個認真的古董收藏家,他自小的興趣與其他同齡朋友很不一樣,當其他人都在逛街打球的時候,他已經熟讀《紅樓夢》,并開始收集古董。
他在巴黎的豪宅簡直是個博物館,里頭都是十七八世紀的古董。他的收藏包括那個時期的歐洲和中國陶瓷,以及十七到十九世紀的意大利家具。
“我的第一個收藏品是15歲那年在新加坡用了幾十元買的一個同治小碟子,也許是受了父親的影響,我對這些古董碗碟有濃厚的興趣,以前念中學的時候一放學就往古玩店泡。”
他同時也收藏有歷史價值的布料和古著服裝,是各大拍賣場的熟客,他的古著服裝都收藏在巴黎的貨倉里。
鄞昌濤說,他其實對服裝設計和收藏古董的興趣同樣濃,以前曾在這兩者之間考慮該往哪方面發展,但后來還是選擇了以服裝設計為生,以收集古董為興趣。他說:“我在國民服役的時候曾參加環球小姐服裝設計比賽,發現真的喜歡服裝設計,于是決定朝這方面發展。”
一個在巴黎設計服裝,但對古典文學和古玩那么感興趣的現代人,其心底深處到底是傳統還是現代?
鄞昌濤說:“應該是兩者兼具吧!每個文化都有過去,我們需要由過去才能向前發展,就像我的設計,也是古老手藝和現代技術的結合。”
仍然單身,鄞昌濤說他對現狀相當滿意,也即是把私人生活和工作融在一起。但他有個愿望,希望將來可以開設一家博物館,展示他所收藏的各種古董,尤其是古董布料和服裝。
以他現時的收藏規模來看,這個愿望相信不難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