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藝博會之母”德國科隆國際藝術博覽會誕生以來,各種各樣且規格檔次不一的藝術博覽會相繼出現,勢頭迅猛。現在,在世界各國舉辦的藝術博覽會總數不下50家。從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亞洲一些國家也相繼創辦各自的藝術博覽會,如澳大利亞墨爾本澳洲現代藝術博覽會、日本東京國際現代藝術博覽會、韓國漢城國際藝術博覽會、新加坡國際藝術博覽會等等。至于世界最頂級的博覽會,最著名的有6家:
馬德里現代藝術博覽會(ARCO)
從1994年起建立了“邀請榮譽主題國”制度:即每年邀請一個國家作為本屆藝術博覽會的主題國。 “邀請榮譽主題國”制度無疑是將國家文化戰略與文化輸出、國家性的藝術資源動員與贊助和大型藝術展會有機結合起來的創新模式。另外,“馬德里現代國際藝術博覽會”也自覺地將學術建設視為自我品牌建設過程中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每屆藝術博覽會都舉辦“藝術論壇”和“專家講座”兩項重要的活動。從1986年開始創設“會員制”,會員已達數千人,形成了令人艷羨的市場拓展模式。2004年,還與紐約“軍械庫展”(The Armory Show)達成了聯盟,開創了跨大西洋的協作機制。
芝加哥國際藝術博覽會(CIAE)
利用密執安湖畔的海軍碼頭為展場,創辦于1979年,自1993年起參展作品轉以當代藝術為主,被稱為“另類品位的藝術交易所”。藝術博覽會對“威尼斯雙年展”、德國“卡塞爾文獻展”、“里昂雙年展”等大型藝術展覽參展作品不失時機地吸納,為觀眾提供了全球性的當代藝術景觀,反映了當代藝術的創作趨勢,以及相應的市場走向。
巴塞爾國際藝術博覽會
公認的當今世界上最高水平的藝術博覽會,始終以有效整合收藏家資源而形成特色,近年通過VIP區的綜合服務能力打造展會的國際信譽,對參展畫廊堅持嚴格的審查和評選,通常只有超過3年開辦歷史的畫廊才有申請參展的資格。2000起開辟了1.2萬平方米的新展館舉辦題為“藝術無限”的展示活動,其水平之高、形式之新可與歐美著名的藝術雙年展相媲美。2002年還首創了交流性平臺———“藝術休閑廳”,設在“藝術無限”的大廳內,由咨詢臺、藝術書屋、視聽空間組合而成,參觀者可以在約定時間與參展藝術家、知名博物館負責人、畫廊經紀人以及收藏家會面,同時主辦者還安排了主要參展商每天半小時在此聚會。
巴黎國際現代藝術博覽會(FIAC)
創辦于1974年,2004年進一步完善VIP區的服務檔次,引入贊助商的資金與藝術資源,渲染出藝術無處不在的氛圍,還包括一個新辟的獨立場館,展示由歐美新興畫廊或新藝術市場如亞洲地區所提供的更前衛藝術作品或藝術流派,展現藝術發展的最新趨勢;高科技的運用無所不在,既運用于保安、倉儲等服務領域,也直接運用于藝術作品的展覽陳列方面,有機地創生出更人性化的、優質的展會服務模式。
科隆國際藝術博覽會
1980年起建立了專門提供年輕藝術家特別展覽的贊助制度,還通過與德國“畫廊聯盟”的合作,設立“科隆藝術獎”獎勵推動當代藝術發展的杰出貢獻者;2003年開始積極推行一項旨在鼓勵和促進新興畫廊發展的計劃,在博覽會期間可以免費得到25平方米的展示空間。
邁阿密-巴塞爾藝術博覽會
2001年12月瑞士巴塞爾國際藝術博覽會通過與邁阿密市政府和會議中心簽訂長期合同的方式,在美國南方這個聞名遐邇的海灘城市創辦第二個名為“Art Basel Miami Beach” 的國際藝術博覽會,把世界各地的賣家和買家吸引到邁阿密來。
平面設計
工業設計
CG插畫
UI交互
室內設計
建筑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