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名獲獎者 Ana Muriel的作品
一般人印象中的“Fashion Victim”(時尚犧牲品)常是這樣的形象:以女性為主,對外形相當敏感;喜社交,富有野心;可支配收入高,消費支出主要集中在服飾、美容等方面;購物地點為時尚品牌商店、設計師商店;閱讀物主要是時尚雜志,對潮流資訊了如指掌,并愿意為時尚付出一切代價……包括動物的生命!據統計,每年有超過五千萬的動物被殘忍地捕殺,僅為獲取皮毛來滿足時尚圈一時興起的潮流。這些被虐殺的動物才是名副其實的“時尚犧牲品”。
也許時尚行業會爭辯說動物們已不再被獵殺,而是被圈養起來(這一點卻并未使毛皮的時尚產品的價格降低)。然而,由于需求依然存在,對稀有或外來物種的獵殺并未停止。無論獵殺還是圈養,這在英國早已被認為是殘忍的行為。從過去10年的民意調查看來,70%的英國人反對使用皮毛制品,僅4%的人依舊對皮毛制品情有獨衷。
第二名獲獎者 Thomas Young的作品
鼓勵這一惡行的還有我們鼎鼎大名的時裝設計師們。據統計,共有330名服裝設計師在2006年秋季時裝系列里用皮毛作為當季賣點,他們的客戶和粉絲們——超模、明星、大腕兒,身披皮毛制成的高級時裝,爭相在各條紅地毯上謀殺菲林。“時尚教父”和“時尚教母”對付出生命的動物們竟絲毫沒有憐惜。而跟風的時尚編輯又再向大眾鼓吹“今季奢華、性感的動物皮毛和花紋持續大熱……”
人們可以用設計改變千萬人的生活,也可以用設計改變千萬動物的命運。英國“尊重動物” 協會 (Respect for Animals)以此為目的,在2003年發起“反對動物皮毛設計”(Design Against Fur))大賽。每年,組織方提出一個與動物皮毛相關的主題,鼓勵英國的設計專業學生發揮創意,通過設計的語言向世界闡述保護動物的積極意義。歷屆大賽都收到來自時裝、美術、廣告、動畫、平面設計和多媒體專業學生的參賽作品。大賽受到多方關注,也發展成國際性設計比賽。
反對使用動物皮毛,非常需要時尚行業和媒體行業的支持。因此,組織方專門邀請這些領域的重要人物擔任評委。
2007年,組織方提出以“時尚犧牲品”為主題,參賽作品的方式也從以往單一的海報設計擴展到T-恤衫設計和動畫制作。
從英國及愛爾蘭脫穎而出的選手將進入國際比賽,與加拿大、歐洲大陸及國際地區、俄羅斯、美國四個賽區的優勝選手再進行較量。從2006年起,所有作品還增設公眾投票環節。T-恤衫設計和動畫制作類是該大賽首次涉及時裝設計和動畫制作領域。目前只在英國、愛爾蘭及荷蘭舉行。
平面設計
工業設計
CG插畫
UI交互
室內設計
建筑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