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九十年代的時候,這些科技公司的藍色都是最純的三基色之一的藍色,這是受到當時技術力量的限制。他們于21世紀初紛紛更新換代之后,都把自己的標準色做了微調,這種細微的調整給人的眼睛所帶來的影響不容忽視。盡管我們可能難以用肉眼直接分辨,但是卻可以通過這種色差上的微小差異,分辨出到底是哪家公司。這對我們起到了一種心理暗示的作用。
最后,在科技領域,紫色幾乎是被雅虎一家公司所壟斷。但是紫色在東亞一些國家的含義不太好,因為好像只有執行死刑的囚犯才會穿上紫色的外衣(雅虎中國的完全關閉應該與此無關)。
但是如果算上粉紅色的話,選擇范圍又有拓寬——至少我們可以多算3家公司:Orkut,谷歌曾創辦的在巴西比較活躍的社交網站;Flickr;另外還有德國電信(T-Mobile)。
電信企業也是從七八十年代就走來的企業,在漫長的歲月中他們也不得不使用三基色的藍色,以至于這種藍色也可以被稱為“電信藍”。但是電信企業最近的換標,也導致綠色、紅色等多種不同色調的加入。
那么有沒有把所有的顏色都混到一起的彩色標識呢?太有了!首先就得說谷歌和微軟。非常巧的是,這兩家公司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內,都缺少一個正方形的圖標代表自己——他們自己的標識是長條狀的文字。然而在計算機領域的圖標都是正方形,這使得他們不得不用自己的一些主打產品圖標替代。
很長一段時間之內,人們都用Windows的旗幟來替代微軟整個公司出鏡,而且因為沒有統一規范,各種藝術家的不同設計和變形讓這種圖標變得很奇怪。去年微軟終于統一了自己的企業形象,正式的將四種顏色的色塊用做了公司的標識,不過卻是一夜回到1995年的設計。
比較以上提到的科技公司圖標,我們都會發現一種從繁復的元素堆疊,炫目的效果設計,變化到無比簡單的回歸過程。正所謂“大道至簡”,使用越來越簡單的圖標,盡快地占據人們思維當中的本能位置,讓信息過載的現代人能夠看到這些簡單圖形就想起這家公司,這就是標識的意義所在。而顏色的作用,就是在圖形都追求盡可能簡約的時候,又可以保持企業標識的高度識別性。
平面設計
工業設計
CG插畫
UI交互
室內設計
建筑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