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品牌設計中,品牌風格指南是最重要文檔之一。無論是建立一個全新的品牌,還是為一個現有公司重建品牌,都需要為之定下基調,圍繞著這個品牌建立一系列具有凝聚力的素材和規范。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會探討一下針對不同用戶群體創建設計風格指南的技巧,如何通過系統化的細分來強化品牌生態系統。文中所涉及的技巧不僅適用于傳統的品牌,其中還有一些建議會有助于依托互聯網創建和傳播的原生品牌。
人都需要規則約束,包括自己。同時,人也需要責任感。如果沒有這些,你將無法塑造擁有凝聚感的品牌。創建一套規范的設計風格指南需要有嚴格的基本結構,在開發和設計過程中要將自己從漫無目的的聯想中釋放出來,系統化地梳理。
White Stripes的吉他手Jack White曾經說過一句名言:
“你可以告訴自己,你擁有全世界所有的時間,全部的金錢,掌控所有想要的色彩,一切如你所想——我的意思是,這樣一來,就扼殺了全部的創造力。”
謹慎設定限制條件,不要盲目作出選擇,應該通過研究,結合手頭的第一手資料和自己的經驗與記錄來進行實踐。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和創意、直覺并不沖突,而三者是可以輔助強化。
應選擇什么樣的限制條件?
這個問題并不容易回答,因為限制條件會因實際狀況變化而有差異。接下來我們會探討設計風格規范對于其他用戶的影響,但是在此之前我們得先明確為自己設定限制條件。
設計風格指南,或者說規范,它的最終目標是通過限制條件達到規范化的目的。為了更好的探討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假定要為一個品牌來設計風格設計指南。
在品牌設計的語境之下,限制條件的挑選是至關重要的。我們現在以MailChimp的風格設計規范素材為樣本來探討:
為了更為有效地設計,在認知上應該將這個品牌視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將品牌服務視為一個有待設定的占位符。這樣一來,品牌設計就更加形象了。那么他應該給人怎樣的感受?用什么樣的語音來和用戶溝通,以什么樣的形象展現出來呢?仔細考慮這些因素,在這個過程中自然而然就會明確品牌的定位,而品牌自然也會成為公司和組織值得信賴的代言人。
在設計品牌風格規范的過程中,會有哪些因素與之緊密關聯呢?坦率地講,所有的因素你都要考慮到。參考設計研究方法、傳播理論和心理學原理,你可以基于之前為品牌“形象”所設定的風格和語調,來逐步完善其他的設計元素。如果你將這個品牌想象成為一個友好的小孩子,那么你在視覺設計的時候,應該考慮明亮的色調,在文案選取上應該使用簡短自然的語言,而不是復雜的長句,控制好文字和圖案的比例,并且盡量使用圖片等設計元素。
當品牌主要通過互聯網傳播的時候,有些品牌設計的細節需要完善:
設計建議:
品牌不僅僅是一個LOGO,它代表著一個群體,一種想法和行為,甚至是一種文化,最直接的,它還代表著一個公司和機構。所以,在你設計品牌風格指南的時候,還有一個重要的受眾,就是組成這家公司人,他們是構成這個品牌的重要組成部分。
歸根結底,品牌風格指南是一份構建品牌的準則和參考。而構建品牌的那批人也應該是使用品牌設計指南最頻繁的用戶。考慮到品牌凝聚力,品牌風格指南中所有的限制條件和規范,都應該為這些核心用戶清晰明了的標識出來。大多數公司都需要一個品牌風格指南,在公司里,它的用戶可以分為兩個群體:有設計意識者和無設計意識者。
有設計意識者
在培訓過程中,將品牌風格指南交付有設計意識者手上的時候,需要根據他們的實際需求,進行適當的修訂和調整。
一般情況下,這些有設計意識者會明確地感知和運用設計語言。品牌風格指南會幫助這些有設計意識者,在之后的工作中,探索并完善品牌;而品牌本身自然也需要保留可塑性,隨著這些用戶和市場同步成長,逐漸轉變。
無設計意識者
對于無設計意識者,給他們品牌風格指南的目的在于構建他們的品牌意識,并通過培訓引導他們遵守并執行它。如果品牌風格指南的主要受眾用是無設計意識者,那么在規范和限制條件上應該給予更明確的描述和更詳細的說明。
以Adobe為例,面對這樣的用戶群體的時候,需要將標識的位置、類型、關鍵詞、色彩乃至可用性測試和要求都盡量描述地清晰而詳細。
設計建議:
如果你的品牌屬于大眾品牌,而不僅僅是公司內部使用,那么你可能需要針對公眾單獨制作一個品牌風格指南了。通常,大家經常接觸、熟知的大品牌都在這個范疇以內。比較典型的案例就是Twitter、Facebook、新浪微博、騰訊QQ。
以Twitter的LOGO使用為例,放置的尺寸和使用的細節都在指南中使用了明確的反例予以說明。在LOGO使用上,其實是有基本規則的:
網站風格指南:身份與交互
可能風格指南與網站用戶體驗之間最令人困惑的地方就在于品牌與交互之間的鴻溝。兩者關系晦澀難明,我們通常只能用“感覺”來描述兩者之間的關系。這樣一來,交互原型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很少會有品牌風格指南通過交互設計來凸顯品牌的身份特征,但正是因此,我們有必要完善這一點。所以,當你在為一個品牌制定規范的時候,請慎重考慮下列幾條涉及交互的建議:
這篇介紹如何構建風格指南的說明文檔其實還很粗糙,遠未完成。哪怕是做一個非常簡短的品牌風格指南都需要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因為它本身就是一個系統工程。說易行難,最好的VI設計師都是在真刀真槍的實踐中磨出來的,希望這篇“務虛”的文章能給你幫助。
平面設計
工業設計
CG插畫
UI交互
室內設計
建筑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