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Apple Watch的測評布滿了互聯網,大家它的評價也是喜憂參半。盡管人們對它的質量,造型和華麗的畫面都贊不絕口,而且承認它確實幫助我們逃離了手機的束縛,但評論人士還是認為它有不少問題。它運行起來很慢,電池續航不行,應用程序加載時間過長。你可能想要一個Apple Watch,但你不會需要它。它并不適合每一個人,而且價格又那么貴,實在是貴。
無論如何,明天Apple Watch就接受預訂了,大批果粉肯定也在摩拳擦掌,他們對它也抱有很大希望。這就是蘋果。Apple II電腦改變了我們使用計算機的方式,iPod和iTunes改變了音樂,iPhone已經成了生活的必需品,這一切都讓我們難以去懷疑Apple Watch的影響力。但它要取得成功,不能僅僅是一個普通,昂貴的配件而已。
但是,如果Apple Watch也就這樣了,不溫不火的評論讓消費者遠離它,或者重大的功能故障讓早期的粉絲放棄它,這將對蘋果造成重大打擊。即使有創記錄的收入和良好的形象,這樣的打擊也會傷害蘋果,甚至會傷害我們消費者。
一次失利對我們來說只是多了一件類似的產品,但一次成功卻能讓蘋果更大膽。
時間和金錢
作為全世界市值最高的公司,蘋果現金充裕。由于iPhone的成功,蘋果的銷量逐年增長。因此,即使Apple Watch并不受歡迎,蘋果的財務狀況也不會差到哪去。公司的股份可能動搖,但投資者也不會棄之而去。
盡管如此,蘋果不可能一直靠iPhone和MacBook帶動增長,而且iPad的銷量也停滯不前。為了保持強勁增長,蘋果需要讓死忠和普通消費者買更多產品,而且必須有新的多樣的產品供選擇,不能只是更新。蘋果此前已經表現出對新消費品的興趣,比如它去年收購了Beats,試圖用它扭轉iTunes音樂的停滯。但耳機和流媒體音樂并不算是新的旗幟產品,無法帶來股東所期望的大規模增長。
即使蘋果的增長不會立即停止,但它也對手表的研究投入了大量資源。在公司內部,一款失敗的產品絕對會影響士氣。蘋果設計部門的高級副總裁Jony Ive自2011年起就想著做手表了,他的團隊花了四年進行設計,技術研發,創造可定制化的選項。
而且現在蘋果可能仍在進行這些工作。Ive曾表示,在一個產品面市前,他們就會進行未來的迭代工作了。我們也可以推測,也許Apple Watch 2已經在開發了。但如果消費者對Apple Watch不買賬,彌補投入的金錢,時間和人力將十分困難。也許蘋果還在開發其它原型產品,但這也需要博得消費者喜歡,才能補齊之前的損失。
不可能失敗
如果說Apple Watch的失利會傷害蘋果這家公司,那更嚴重的可能是損害蘋果的品牌形象。蘋果花了大量精力,將Apple Watch描述為下一代前沿科技,下一個必需品,甚至是夢想。它是蘋果自喬布斯逝世以來最大膽,最不一樣的產品。如果Apple Watch失敗,蘋果和我們都會驚訝萬分,2015年也會被稱為蘋果終結的一年。對消費者來說,這家公司將不再那么受關注。
諷刺的是,這種轉變可能讓蘋果陷入規避風險的惡性循環,它可能不再 “Thinking Differently”,而是不斷做同樣的產品,做一些有確定結果的事,而不是把握機會。粉絲也將不會對它的產品泄露圖和謠言感興趣,最終蘋果可能成為微軟或惠普那樣的公司。
但也許我們意淫的太多了,必須知道的是,Apple Watch可能失敗,也可能不會。消費者愛蘋果和它的產品。無論是這一代還是下一代產品,蘋果都會想方設法,讓它與iPhone一起,變得越來越好,也越來越受歡迎。
另外,如果Apple Watch只是一款反響平平的產品,我們可能感受不到它的影響。Apple Watch是蘋果第一款真正意義上允許用戶定制的產品,與iPhone和iPod不同,手表提供了數不清的表帶,表面,數字插件甚至是價格組合。如果消費者對手表感興趣,那蘋果可能再次回到之前的狀態:創新是蘋果公司的事,不是消費者的事。
這種反應也可以理解,但也會傷害蘋果。如果Apple Watch失利,蘋果的下一個產品可能趨于保守,不夠個性化。蘋果也會成為一個普通公司,而我們也會懷念它可能成為的樣子。
平面設計
工業設計
CG插畫
UI交互
室內設計
建筑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