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工業設計產業,推動工業設計與制造業融合發展,是鹽城今后一段時期提升制造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助推供給側改革的重要措施。近年來,鹽城把發展工業設計產業作為結構調整與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內容,通過規劃引導,構建平臺,培育中心,融合對接,優化服務,推動了全市工業設計產業的快速發展。目前已形成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1家,省區共建工業設計園區1家,省級工業設計中心6家。 2016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鹽城以首屆工業設計大賽為抓手,以推進設計與制造融合發展為主攻方向,加快工業設計成果產業化,構建和完善鹽城特色的工業設計發展體系。
大賽由鹽城市人民政府主辦,江蘇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中國工業報社指導,鹽城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市開發區管委會、大豐區人民政府承辦,東方一號創意產業園、鹽城國際軟件園、鹽城工學院、鹽城師范學院、鹽城市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協辦。
舉辦本次大賽的目的,一是對近年來我市在工業設計和制造業融合的優秀產品進行梳理,通過評獎的方式進行試點示范。二是通過創意作品,找準我市產業發展的高端化方向,為制造業企業的轉型升級提供參考。三是將大賽作為鹽城工業設計的一個品牌工作,造濃鹽城發展工業設計的氛圍,吸引優秀的工業設計企業和機構來鹽投資。
本次大賽的主題是設計、創新、融合,意在在大賽中體現工業的設計美、制造業的創新發展、設計與制造的深度融合。
本次大賽分產品類和創意類兩個類別,參賽內容結合鹽城市產業分類,將按照以下八大類進行評選:紡織服裝類、電子通訊類、節能環保類、輕工家居類、機械裝備類、運輸交通類、文教健康類、包裝設計類。
大賽按產品類和創意類分別評獎。在產品類作品中,不分產業類別共評出特別大獎1名,金獎1名、銀獎2名、銅獎3名,按八大產業類別分別評出產品入圍獎(每組10個,共80個)。在創意類作品中,不分產業類別共評出特別大獎1名,金獎1名、銀獎2名、銅獎3名,按八大產業類別分別評出入圍獎(每組20個,共160個)。
為鼓勵優秀作品產業化,吸引優秀的工業設計人才和團隊來鹽干事創業,大賽更是設置了配套的人才、風投、信貸和場地四大扶持政策。一是創業人才政策:大賽獲獎者落戶鹽城創業、就業,享受“515”人才相關政策。大賽獲獎者優先推薦參加工信部、省經信委、中國工業設計協會或省工業設計協會組織的工業設計方面的培訓。二是創業風投政策:籌備設立鹽城市工業設計產業化種子基金,由東方一號創意產業園發起成立,吸引市內外風投機構參與,重點支持大賽獲獎作品產業化。三是創業信貸政策:企業實施大賽獲獎作品產業化項目,與商業銀行發生信貸關系、商業銀行為企業出具履約保函的,市工業升級轉型資金按實際貸款金額的一定比例給予商業銀行補貼。四是創業場地政策:大賽獲獎企業入駐東方一號創意產業園和鹽城國際軟件園(300平米以內),免一年場地租金,下屆大賽繼續獲獎的入駐企業,仍享受減免政策。
大賽總體上分宣傳發動、作品征集、作品評審和頒獎典禮四個階段。其中頒獎典禮將以大賽活動日的形式進行,期間安排現場3D打印、牽手紅星獎簽約儀式、工業設計產業化協議簽約儀式等環節。
設計的本質是為服務產品、滿足需求。為了讓本次大賽的設計作品更貼近企業需求,在產品類作品上,堅持“設計服務企業”的導向,組委會分別對11個縣(市、區)進行了發動,預計征集產品類作品1000件。在創意征集上,提倡“好設計能落地”的理念,開通“精準對接直通車”,通過上門、發函、電話等方式主動邀請省內30多家高校及工業設計機構走進鹽城制造業企業,并將通過大賽網站發布制造業企業需求,確保創意類作品能夠起到引導作用。同時組委會還將在大賽期間穿插工業設計走進縣(市、區)、工業設計研修班、青年設計師夏令營、國際設計大師沙龍等配套活動,精準把握企業設計需求,大大提高了設計作品和企業需求的契合度。
本屆大賽在競賽作品的評定,競賽獎項的安排,評審專家的選定等方面都注重公正、務實、創新和權威,并注重設計大賽的文化內涵、品牌內涵和技術內涵建設。對獲獎選手和作品,組委會將在頒獎盛典中頒發各項獎勵。
大賽的官方網站:www.ycido.org,大賽的官方微信公眾號:鹽城工業設計。
平面設計
工業設計
CG插畫
UI交互
室內設計
建筑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