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所謂城市復興似乎更加突出地展現著獨有的狀態,城市化進程勢如破竹。不僅是辦公場所、公共空間以及居家空間的設計已經發生了徹底的革命,建筑環境的生態問題也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設計師們也面臨諸多挑戰。
麥德玲·萊斯特(Madeline Lester)女士,國際室內建筑師團體聯盟(IFI)主席。在這位澳大利亞人的眼中,澳大利亞本是一個在建筑領域沒有自身特色的國度,其建筑風格基本是歐洲和英國的混合體。因為文化與一個國家的歷史息息相關,澳大利亞的建筑融合了東西方文化和各國的特色因子,兼顧特有的氣候條件,現今的風格與過去的風格相互協調共同存在,共同創造了當代建筑環境。在今天,所有的建筑都在追求可持續性、綠色設計、健康,這些思想貫穿在不同的建筑領域。麥德玲·萊斯特認為,這就是廣義上的時尚。
而室內設計行業面臨著多學科的設計師協同工作的局面,藝術家、技工、建筑師和設計師之間的相互溝通和交流使得建立富含文化底蘊的建筑環境成為可能。
但如何在大潮流和大趨勢下脫穎而出,創新方能“破冰”。“設計被視為可出口創造利潤的產品,只要懂得創新,并把握潮流大勢,設計走進人心便不再是夢想。
案例解讀
案例一
居家環境簡約現代
客廳、餐廳、廚房,這些曾經用一面面白墻分隔的空間在將來會逐漸一體化,墻會慢慢在人們家中減少,空間的分割將由地面、色彩、家具擺設來完成。而在這樣的空間里,奢華、復雜的擺設,單一的色調將格格不入。簡單清爽的鋪陳和獨特飾品的點綴將獲得更多家庭青睞。
案例二
休閑空間時尚個性
如果休閑場所布置得千篇一律,毫無特色,沒有人愿意光顧。個性化雖然無法清晰定義,但線條、色彩是突出個性的最直接的元素。吊頂、頂燈、桌椅、吧臺等等,不一定非要“出位”但一定要出色,可以張揚,可以內斂,也可以兼容并包,可以平靜但不能平庸,可以另類但不要曲高和寡。不同風格的公共休閑空間必定會吸引懂得欣賞它的人,設計師可以最大限度發揮。
平面設計
工業設計
CG插畫
UI交互
室內設計
建筑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