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術學院教授 高照 ICAD專版,近日在《美術報》面世。它是由國際商業美術設計師協會中國總部提供的一個欄目。這是藝術設計界的一個喜訊,同時也擴大了《美術報》在藝術設計領域的信息報道與學術爭鳴,通過ICAD專版彼此還可以切磋技藝,以報會友,結識全國更多的設計界朋友。 去年底,中央召開了有關人才的會議,并公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人才工作的決定。其中言及,要"堅持改革創新,努力形成科學的人才評價和使用機制"堅持走群眾路線,注重通過實踐檢驗人才,克服人才評價中重學歷、資歷、輕能力、業績的傾向。其間,對于專業技術人才的評價,還提到要"重在社會和業內認"。為此,要全面推行專業技術職業資格制度,加快執業資格制度建設。不言而喻,作為由我國勞動與社會保障部所認可的ICAD職業資格認證,今后在加強我國藝術設計人才的工作中,必將安然扮起重要的角色,取得應有的地位并發揮相應作用。尤其是,中央提到,要"積極推近專業技術人才執業資格的國際互認"。國際商業美術設計師協會(ICADA)成立于上世紀末,總部設在香港,有國際諸多知名、資深專家發起創建,云集了世界上80多個團體會員與6000多個人會員,遍及十幾個重要國家和地區,是當今國際上極具聲望的專業協會之一。其國際地位與權威性顯而易見。我認為,由這樣一個國際組織來參與我國藝術設計界的職業資格的認證,正是我國藝術設計界的一大喜訊與幸事。 說起職稱的評定,我曾被他人審過,亦曾審過他人,其中提心吊膽、酸甜苦辣、五味俱全。我等是幸運兒,可有的人,闖五關、訪六將、看臉色、送禮包。挖空心思、難找門道。雖非人人如此,卻也毫不夸張。為此,有的人不說死不瞑目,至少都是遺憾終身。良心話,我也為他們遺憾!而只有專業技術人才的資格論證,通過社會化、非小圈子的途徑、誠如ICAD這般,建立起公開、公正、公平的評審,優秀人才得以沖破種種人際的束縛脫穎而出,得到社會公認。特別值得提示的是,這種社會化途徑的職業認證,正是中央政策高度重視與提倡的。在我國,如ICAD這樣的職業認證,將越來越有強大的生命力。同樣,具有遠見的我國廣大設計界人士將對其越來越予以關注、重視與歡迎,我十分堅定地相信,ICAD將不辜負我國萬千設計人員的期望,必將為我國藝術界人才的培養做出非常的貢獻。 在ICAD專版問世之際,我想談幾點建議。其一:相信這個專版將成為我們設計界的良師益友及彼此對話的園地。在這里可以知道如何報考ICAD職業資格認證。問津指路,按圖索驥,請專家點評,講個人經驗。順利地實現各個級別的職業資格論證。談感想、講體會,使自己在專業技術資質的論證上不斷進取,更上層樓。其二:在這個板塊里,我們還可以全面聽到全國各地有關設計界的呼聲與愿望,領略各個設計領域的創作成就與學術發展。名家談經說道,后生勤奮創業。藉著ICAD的階梯,從D級開始,向A級奮進。用我的話說,就是從D級的助理商業美術設計師至C級的商業美術設計師,向B級的高級商業美術設計師進發,直向A級的特級商業美術設計師的高峰飛躍。天下無難事,只要肯登攀。新春之際,請接受我對設計界各位朋友的祝福,也愿ICAD在我國有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和支持,使設計界的同仁們都能節節攀登,去品賞那A級的無限風光!
(以上內容轉載于《美術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