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姆·庫哈斯,荷蘭建筑師。早年曾做過記者和電影劇本撰稿人,庫哈斯于2000年獲得第二十二屆普利茲克獎。中央電視臺的新大樓便是由他所設計。雷姆·庫哈斯的許多研究,包括建筑作品都令人不解甚至迷惑,但不能不說他是當今最富有浪漫及烏托邦色彩的建筑師,是建筑師中的藝術家。他之所以引起許多青年學生或建筑師莫名的崇拜,無疑與他旗幟鮮明地維護現(xiàn)代主義精神,具有無限創(chuàng)造激情有很大的關系。
普拉達翻轉建筑
在對城市的認識過程中,庫哈斯的思考路徑不是順著建筑學既定理論框架進行思考。而是從社會學的角度入手,諸如網絡對社會形態(tài)的影響、新時代生活方式的變革、建筑不得不革命。從微觀上講,他要求建筑應對每種社會新問題做出回應,以保持一種先進性。從宏觀來講,他的結論就是建筑學的“末世論”。他認為建筑屬于城市而不屬于永恒。他在普利茲克授獎儀式上發(fā)表講話中說道:“我們仍沉浸在沙漿的死海中。如果我們不能將我們自身從“永恒”中解放出來,轉而思考更急迫,更當下的新問題,建筑學不會持續(xù)到2050年。”他認為今天城市變化的真正力量在于資本流動,而非職業(yè)設計。城市是晚期資本主義文明產生的無盡重復的結構模塊,設計只能以此現(xiàn)實為前提思考并成形。在這個意義上,庫哈斯顛覆了傳統(tǒng)“場所”的概念。
央視新大樓
庫哈斯對網絡生活的理解:“在數(shù)十年,也許近百年來,我們建筑學遭遇到了及其強大的競爭……我們在真實世界難以想象的社區(qū)正在虛擬空間中蓬勃發(fā)展。我們試圖在大地上維持的區(qū)域和界限正在以無從察覺的方式合并。”從現(xiàn)今的建筑學潮流上看,在建筑界普遍對現(xiàn)代建筑進行了反思,全球的思想界普遍對現(xiàn)代性問題進行了反思以后,漸漸地溫和化了。庫哈斯是身處在這個潮流之外,他的方法是讓現(xiàn)代化更加現(xiàn)代化。
Q:為何建筑是危險的職業(yè)?
A:難到不可置信,非常耗費元氣。
Q:建筑為何全能又無能?
A:建筑師總是懷著偉大的夢想,但夢想要實現(xiàn),得依賴其他人和環(huán)境。
Q:建筑師能做的事?
A:偶爾在既定的條件下,創(chuàng)造出多少稱得上出色的建筑物。
Q:建筑師該面對的事?
A:承認并接受人們正以一種更民粹或者更商業(yè)模式重新塑造空間。
Q:全球化的影響?
A:全球化將所有人徹底從土地拔起,變成失根之人及陌生的地方。
Q:商業(yè)對建筑的影響?
A:商業(yè)利益是推動大型、復雜建筑案例的火車頭。
Q:何為建筑師該有的態(tài)度?
A:樂觀主義不只是建筑師該有的基本立場,而是絕對要履行的義務。
Q:未來關鍵的建筑形式為何?
A:由一名外地人,為遙遠土地上的一塊高貴地基建立不可置信的尺度。
平面設計
工業(yè)設計
CG插畫
UI交互
室內設計
建筑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