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棟大樓的建造自2010年1月3日啟動建設,由于超高層的圓形建筑技術和結構很復雜,豎立的圓形,只有很小的部分接觸地面,大規模的東西都是懸浮,各種難題使工期一延再延。建筑外形反映了功能布局的需要,結構的脈絡暴露于外表。兩個垂直核心筒將建筑主要入口大廳和交易大廳聯系起來。在28層后,電梯區合二為一,直達33層。巨型的鋼結構圓環型立面也是該建筑重要的結構骨架,斜鋼柱承托了樓板的負荷。建筑物內部平面的收分也順應了圓型的邊界線。考慮了節能環保,建筑南立面上裝設了一個巨大的太陽能電池板,并利用地下水進行輔助熱交換,保證夏季的制冷需求。
“為了讓建筑一眼看上去就能夠體現出中國的地方特色,我們特別選用了封閉的中心對稱結構,得到了與西方建筑截然不同的優美天際線”米蘭AM Project建筑事務所負責該項目的建筑師Joseph di Pasquale說:“在我看來,每一個建筑應該有一個故事。關于‘廣州圓’的故事,與中國古代的玉璧有關。我打算設計一種“圖標式”建筑,既有表意文字和城市的標志,又能展現多種不同的寓意。我想到了中國傳統的圓形翡翠、古代的玉璧,在風水命理頗為重要的數字8,可由建筑與水中的倒影結合而成,跟珍藏于廣州南粵博物館的雙盤玉形狀相同……與此同時,我也借鑒了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主題:圓的平方。兩個圓形外墻完全支撐方形的樓層,使室內空間能夠充分利用。而方塊與圓形外墻形成的反差,是該建筑的主特色之一。”
平面設計
工業設計
CG插畫
UI交互
室內設計
建筑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