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場建議
每個建筑的墻體包括雙層玻璃夾層,在玻璃內添加的透明絕緣材料的幫助下,這樣設計的結構在冬季能保溫,在夏季可循環冷卻空氣——能省一大筆取暖費和降溫費。
霍爾說,博物館得到的其他建議是在相鄰的區域為這座以有70年歷史的建筑配套建一個停車場。“我想讓老建筑體現自身的完整性”,他又補充道,他不想破壞建筑自身優雅的比例,其讓人聯想到希臘的帕臺農神廟(Parthenon)。
霍爾對于綠色建筑的關注體現在他在中國的項目上。他最具挑戰性的設計是北京的一個被稱為當代MOMA的互連綜合建筑群(Linked Hybrid),占地面積215萬平方英尺,囊括750套公寓,一個電影院、游樂場和水景。該項目靠近北京老城墻,估計售價每平方米23000元人民幣。
該建筑群計劃在2008年完工,是北京充斥著偶像派建筑師手筆的作為奧運會先導的建筑熱的一部分。互連綜合建筑群擴大了環保建筑的規模,設計的660口地熱井可加熱并冷卻建筑,一個水回收系統能凈化(從洗衣房和淋浴室)回收的廢水,在通過紫外線照射處理之后重新用于水景和沖洗廁所。霍爾還設計了一套自動升降的遮光系統來調節建筑的溫度。
盡管,看起來明顯的設計元素和理念重復出現在霍爾的作品之中——包括對工業材料的實驗性運用,適量的不對稱幾何造型以及“綠色”元素。但霍爾更希望他的客戶同樣能注意到每個建筑之間的不同之處。
“我們的公司確實沒有一種特征鮮明的風格,對于地點、規劃和位置來說,每個建筑都是獨一無二的。一些建筑師只采用白色或是有波紋的金屬鈦,”霍爾說,似乎在影射偶像派建筑師理查德•邁耶(Richard Meier)和蓋里(Gehry)。“我們的建筑哲學就是避免特征鮮明的風格。”但是,縱觀在霍爾所創造的建筑奇跡的清單中折射出的多樣風格以及對不同材料的運用,這也沒什么值得好奇怪的了。
眼中的奇跡:霍爾談對他影響最大的建筑和場所
建筑師斯蒂文•霍爾以其優雅而風格大膽的建筑而聞名,在這些作品當中,他采用創新性的材料(不透明玻璃)和大膽的幾何結構(少許不規則的矩形),在保存歷史建筑原有風貌的同時進行適當補充。
其中一個項目就是2005年紐約布魯克林的普拉特學院(Pratt Institute),該作品得到了設計評論家的稱贊——霍爾在舊的建筑之間運用半透明玻璃墻體構筑了一個內部發光的附加結構。該設計激發了一種溫暖共生區的感覺并確切地橋接了藝術學院的過去與現在。霍爾完成了密蘇里州堪薩斯城的納爾遜-阿特金斯博物館(Nelson-Atkins Museum)延伸建筑的設計,在完整無缺地保留原有的新古典主義建筑風格的同時,增加幾何的現代附屬建筑來為新增的收藏提供新的展覽空間。
盡管大本營設在紐約,但霍爾在北京也有一個辦公室,承接中國的設計項目。一些大量地融合了雄心勃勃的,環保的特點,而其他值得注意的是為超高層建筑提供的替代方案。例如,深圳的“臥式摩天大樓”的長度超過了帝國大廈的高度。該項目計劃于今年動工,包括商場、公寓和中國萬科的總部。
如大多數建筑師一樣,霍爾的設計風格受到既存建筑的影響很深,以下是給他帶來最多靈感的世界“十大建筑”。
1、洛克菲勒中心(紐約) 建筑師:雷蒙德•胡德 1939
洛克菲勒中心包括了數個紐約城市地標,從齊名的季節性溜冰場到無線電城音樂廳(Radio City Music Hall),以及藝術裝飾的通用電器大廈。但洛克菲勒中心完全不同的結構看起來并不顯得沖撞,事實上,一個中央廣場提供了一個開放的公共區域,將前幾者聯系在一起。“這是一個城市空間設計的偉大典型,”霍爾說。“有一種城中城的感覺,每個建筑都服從于一個更大的整體的定義。”
2、國會三權綜合廣場(巴西利亞)建筑師:奧斯卡•尼梅爾 1958
1960年,巴西正式將其首都從里約熱內盧遷到新建的巴西利亞城,冀望巴西利亞能刺激其國內經濟的發展,該城流線型的現代建筑在當時就展示了巴西是個具有超前思維的國家。“這個地方的設計到現在都還流露出始建時的未來樂觀主義,并傳達出塑造一個新國家的可能性”。 霍爾說。
3、圣索非亞大教堂(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建筑師:Isodore of Miletus公元537年
霍爾將圣索非亞大教堂視作通用設計的終極典范,一千多年來,不同宗教信仰的人都被它征服。先是被作為基督教堂,然后是清真寺,現在是個博物館。霍爾稱贊圣索非亞大教堂是數世紀以來架起不同宗教信仰人群之間橋梁的建筑范例。
4、約翰森-萬克斯總部(威斯康星州拉辛)建筑師:弗蘭克•洛伊德•萊特 1939
該建筑的外觀是一個典型的塔樓,可能看起來乏味,而內部卻擁有戲劇性的開放空間——巨大的蘑菇形狀的柱子隨處可見。“這樣的建筑方式易于激發工作靈感。一個設計得很好的辦公室具有經濟影響作用,”霍爾說。“當工人因為表現平庸而辭職,代價是巨大的。這需要付出巨大代價去尋找新崗位,耗時費錢。”
5、萬神殿(羅馬)建筑師:無名氏 公元125年
萬神殿是游客和建筑師心目中永久的最愛。霍爾將其稱為一個將不同幾何學融合在一起而無沖突的經典范例,從建筑半球形穹頂中極好的開放式圓周線條到有棱有角的外部,都無不體現了這一點。他還稱贊了對于混凝土實驗性地運用。“這是世界上具有近2000年歷史的為數不多的混凝土建筑。”霍爾說。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