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 SOHO中國在北京公布了北京東二環內朝陽門SOHO三期建筑模型,這棟耗資4000萬設計經費,由當今世界最著名的女性建筑設計師扎哈·哈迪德及其團隊傾力打造的建筑一經推出,即在建筑業內引起了巨大轟動。這個龐大的建筑群由4個流動的建筑形體組成,整個建筑沒有一絲直線,形成了動感流線,宛如海洋中的鯨魚,給人強烈的視覺沖擊,創造了令人激動和壯觀的形象。用設計師的話說:這個建筑群體現了21世紀新的建筑形態,這種形態也是世界對新世紀的中國北京的全新理解。
 朝陽門SOHO“大鯨魚”
細數北京近年來崛起的幾大標志性建筑,從鳥巢到央視大樓,從T3航站樓到國貿3期,直至最新朝陽門SOHO“大鯨魚”,每幢建筑都可以成為現代建筑設計的典范,都代表了當今全球建筑設計的頂尖水平。
英國大師諾曼福斯特設計的T3航站樓,造型壯觀,富有東方神韻;庫哈斯設計的CCTV大樓一反建筑學一貫的力學原理,挑戰視覺極限;赫爾佐格、德梅隆與中國建筑師李興剛合作設計的鳥巢體育館更是建筑史上的里程碑。
 CCTV新址大樓
但張永和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這些不同的大型工程項目,好像在北京的版圖上各自在“嚎叫”。
是的,有誰想過,擁有千年歷史的北京城,該如何去規劃?為了建造這些代表西方風格的“先鋒”建筑,我們不惜收地拆房,譚嗣同,康有為,李鴻章的舊居化為烏有,甚至連梁思成的舊居也面臨著被拆除的窘境。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