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很多動畫企業是在2004年后成立的。據筆者調查,我國動畫公司中成立10年以上的占20.0%,成立6年至9年的占28.9%,成立3年至5年的占35.6%,成立1年至2年的占15.5%。可以看到,2007年前后是中國動畫企業創立的高峰期,當時大家都認為動漫可以賺錢——無論是那些真正喜歡動漫的人想通過做片子賺錢,還是那些投機分子想通過政府關系或者產業園區賺錢——總之是大家一下子都搞起動漫來了。
一方面,我們可以看到一個蓬勃發展的中國動畫產業面貌,但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意識到隱憂的存在。無論是老動畫企業還是新動畫企業,在發展中很少有一帆風順的,它們中的絕大部分直到今天仍在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有的甚至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在這里,筆者想簡單談一談中國新老動畫企業各自面臨的典型困境。
老動畫企業的品牌困境
都說結婚生活會遇到“七年之癢”,企業運營何嘗不是如此。筆者認為,中國大部分老一些的動畫企業都會遇到“五年之痛”。這種痛尤其集中地體現在占中國動畫企業很大比例的、距今五六年前成立的動畫企業中。
五六年前,中國動畫產業環境剛剛開始醞釀,大部分進入動漫產業的企業人士既對動漫產業應如何運營沒有太多的概念,也并無對什么樣的卡通形象能有較好的市場反響有清楚的認識。這就導致一些企業在完全靠熱情的早期實踐中,把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都投入在一些沒有經過深思熟慮、沒有經過市場調查、不符合市場規律、幾乎沒有什么市場前景的形象和作品上。今天,當中國動漫產業從表面向著有深度的層次發展的時候,當這些企業逐漸明白過來的時候,它們已經不得不面對兩難之痛——究竟是及時“斷臂”重新培養新的項目,還是繼續投入成本在原先那個沒什么前景的項目上?
如果是前者,那么就意味著前幾年數千萬元甚至上億元的投入都打了水漂,血本無歸了。對有些企業來說這已經超過斷臂的程度,而成為斬腰自盡了。如果是后者,那就意味著企業將繼續行進在一個自己都不再有信心的方向上,僅靠著賭一把的心理,通過大量宣傳把一個其實沒什么親和力的形象和作品硬擠出一些市場份額來,究竟這個市場份額能有多大,能否填補此前的成本坑,誰也不知道,而這很有可能是一個更深的無底洞。
這里筆者無意對號入座,但是很多目前小有名氣的動漫作品以及卡通形象其實都屬此類,它們靠大量的宣傳、播出和獲獎,使得自己的作品看上去好像很有品牌價值,可實際上一分析市場數據,并不是這樣。表面的風光和消費者的購買行為不成正比,而這種痛或許只有企業內部人士才真正明白。
新動畫企業的融資困境
近兩年,中國動畫企業的創辦可以說已經逐漸回歸理性,因為很多人意識到動漫并不是那么好做,新的園區也不那么容易批了,“動漫熱”開始逐漸降溫。這尤其體現在資本近兩年在進入動漫產業時的愈發謹慎上。筆者接觸的不少影視基金、投資機構,近兩年來投資動漫項目和動漫企業的數量都在減少,大多是觀察、觀察、再觀察。所以,雖然有一些不錯的團隊出現,他們相比五六年前成立的那批企業具備更專業的創作能力,但是他們所面對的是一個異常謹慎的融資環境。
另一方面,對新動畫企業來說,和以往不同的生存環境還在于,國內已經誕生了一些有資本優勢的大型動漫企業,比如一些上市玩具企業、國資播出機構、大型網絡企業,或者常年經營國內兒童媒體、具備資本優勢的廣告代理商等。而這些具有資本優勢的企業卻往往缺少內容,他們像一群如饑似渴的惡狼猛虎一般在市場中尋找著優秀的創意和團隊,然后加以收購。
對于優質的新動畫企業來說,究竟應不應該在企業發展壯大之前就接受收購呢?這也是他們所遇到的困惑:如果不接受,不僅自身越發緊張的資金鏈隨時都有斷裂的危險,這些強勢企業還可能會在未來對自己的發展設置各種障礙;如果接受,收購價格偏低不說,資本綁架創意的情況也屢屢出現。這些優秀的團隊往往會被資方控制著做他們不愿意做的項目,從創作者重新做回加工方,不少團隊也因此被迫解散。
所以,新動畫企業雖然可能更加專業,但面臨的生存難題一點也不比原先的企業少。他們遇到的不僅是如何找到錢的問題,還有如何能在資本的夾縫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堅持的理念運營下去的問題。
解決困境,政府有責
雖然行業發展要靠企業自身的努力,但筆者仍然想強調政府在解決中國動畫企業所面臨的問題時應該負起的責任。在這些困境問題的造成上,政府相關部門也是有責任的,因為它在大力倡導動漫產業如何有希望的時候,沒有及時指出這是一個高成本、高風險的產業,沒有給行業預警。
中國經濟目前面臨轉型,要對產能過剩的一些產業進行嚴格管理,要調整產業結構重點發展綠色、可持續的文化產業,這個大方向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但是應該看到,文化產業也會有產能過剩的問題,單純刺激量增的政策也會促生文化垃圾,今天中國年產近30萬分鐘的動畫產業不就遇到這個問題了么?這30萬分鐘恐怕有一半都停留在出廠階段,根本不可能被電視臺購買,而真正能被青少年所喜愛的國產動畫品牌就更少了。
因此,政府相關部門應該切實負起責任,在中國動漫產業從量增轉向質增的過程中,不能只抓那些能給自己臉上貼金的項目,也應該對行業出現的種種問題進行會診。不能說有優秀案例產生就是政府扶持的成果,企業運營出現各種困境那完全是他們自己的問題。因為畢竟大量的動畫公司如果一直處在如此的兩難之中的話,很可能會難以為繼,原先動漫公司的人可能會遇到失業問題,進而每年40萬的動漫專業畢業生也將面臨更大的就業問題,那就不僅是動漫產業本身的事了。在筆者與海外一些動漫業者探討中國動漫產業問題的時候,他們也把很多的關注點集中在產業泡沫破裂后的社會問題上。而針對新動畫企業融資的問題,筆者也建議政府盡快出臺相關的扶持資金和指導意見。
平面設計
工業設計
CG插畫
UI交互
室內設計
建筑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