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討論得火熱的大運火炬塔,將成為深圳的新標志景觀。這個由本土設計師主創的項目,又一次迸發了“設計之都”的創意激情。從點到面,回看深圳創意發展進程,政府、企業、設計師、市民都成為“設計之都”的助推力量。
現代設計的策源地
從“92平面設計在中國”展開始,深圳就已成為現代設計策源地。這里吸引來了一批年青有為的設計師,也讓深圳榮升為全國創意人才的集散地。當年那些擠在出租屋里咸菜就方便面的設計師們,如今已讓理想主義變成了名揚海外的卓越成就。深圳被稱為平面設計發源地,年產值約達6億元人民幣。工業設計占據全國市場半壁江山。而全國有近二分之一的標志性裝飾工程項目都是由深圳企業設計施工的。
2008年12月7日,深圳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中國首個“設計之都”,這個榮譽可謂實至名歸。而創意也成為城市更新的強大引擎,指導著城市發展與轉型。
文博會的加法效應
2004年,首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文博會)開幕,成為了深圳推動中國文化產品走出去的一個起點。至今文博會已舉辦了七屆,形成了強大的會展經濟影響力,也體現了文化創造財富的巨大動力。
文博會在7年的成長歲月里是不斷做加法。展會規模不斷擴大,分會場從僅一個擴展到如今的40個,參展人員、專業買家、交易額、觀眾人數都在逐漸增加。文博會總成交額從首屆的356.9億元,到第七屆已達到1245.49億元,翻了三倍多。而在這道加法算數中,“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旅游”的核心內容模式,已創造了不少產業效應與模式,很多成功文化企業從這道加法效應中走出了發展的路子。
創意產業園多點綻放
高挑的屋頂、斑駁的外墻、寬敞的空間,舊廠房改造成創意產業園的發展模式在中國蔚然成風。而深圳產業園鏈條則從2007年開園的華僑城Loft開始,如今已有近50個創意園區在深圳各區域“綻放”。F518、觀瀾版畫村、田面設計之都、怡景國家動漫基地……形態各異的創意產業園輻射周邊,串起城市更新的點點星光。你看到的不再只是廢舊廠房,不再只是小資情調,而是一條深圳創意產業的發展鏈條。除了設計環節,技術研發、經營銷售、品牌推廣等設計產業價值鏈的高端環節都聚集在園區內。這也成為流行的營利模式。
上世紀80年代的深圳老工業區崇尚“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而今升級改造的創意產業園則將信條變成了“創意就是金錢,創新就是生命”。
創意月開啟全民創意
把創意變成節日,這是深圳市政府開啟全民創意生活的重要舉措。一年12個月,用11個月思考創意,用1個月享受創意。誕生于2005年的創意十二月活動,就是深圳打造的創意風暴。30天內扎堆推出幾十項活動,市民是主角,人人都可以成為“創想家”,即使沒有創意產業的職業背景、專業技能,你也會在這個城市里不經意地受熏陶。正像深港雙年展把展場移到了露天的廣場上,把整個城市都當成了展示的舞臺,讓散步的市民可以與藝術作品不期而遇。
有意義重大的月份,自然也會有值得紀念的日子。12月7日是深圳獲頒“設計之都”榮譽的日子,2009年的深圳市四屆人大常委會作出了決定,將這一天法定為“創意設計日”,從此,“設計之都”有了自己的節日,深圳市民更有了自己的創意節日。這個日期猶如鬧鐘,叫醒城市的創意激情,提醒著我們生活中的創意無處不在。
七年七大創意事件
●2004年5月,
首屆深圳文博會舉辦
●2005年12月,
深港城市\建筑雙年展開啟
●2005年12月,
深圳開設“創意十二月”
●2007年1月,
深圳首個創意產業園——華僑城Loft開園
●2008年12月,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深圳“設計之都”稱號
●2009年9月,12月7日
法定為“深圳創意設計日”
●2009年11月,
深圳文交所掛牌成立
平面設計
工業設計
CG插畫
UI交互
室內設計
建筑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