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7日,觀眾從作品《天書》前走過。 新華社發(萬象 攝)
從生命中生發出來
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原院長常沙娜和韓美林是上世紀50年代中央美院的同學。她說,韓美林的創作根底和文脈來自于民族和民間,印染、刺繡、編織、陶瓷、青銅器、木雕等工藝和材質以及大自然的動植物都是他的創作內容,根據他的理解和感受,形成特有的裝飾風格。
常沙娜說,韓美林重視深入基層,年輕時曾用大篷車組成團隊,走遍大江南北,到群眾中尋找藝術源泉,因此他的感受和作品也是淳樸的。晚年又開始創作書法,并專門到寧夏賀蘭山,從巖畫中尋找新的靈感,所以他的作品不是憑空瞎想,而是有根有據有源有泉。
馮驥才說,當代藝術家受了文人畫以來的啟示,已經很少從民間直接拿東西,這是對“大地文化”的一種偏見。但韓美林熱愛這塊土地,熱愛這個土地上的人民,因此不會拒絕人民從內心生發出來的藝術。
他說,精英的藝術是情感化的甚至是非理性的,民間文化的本質是生命生發出來的,是直接的情懷,是張揚的,不像文人畫那樣內斂,它是把藝術向外,是一種集體的審美。
“他做一個小瓶子、一個小陶罐都是非常可愛的,萬物有靈,把一切的東西都看作是有生命的,都是可以跟你對話的,心靈是可以相通的。藝術家要保持這樣的心靈來對待世界萬物。”他說。
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遠說,韓美林情感坦誠,對于生命、藝術、自然萬物有著一種摯愛之心,而且有鮮明的判斷事物真善美的價值標準,因此所有作品陽光、鮮明、生動、可愛、富有生命、蓬勃向上。“所有動物在韓美林先生的手下,絕不是那種陰暗、丑惡的東西,變成憨態可掬的、讓所有人都能望之而生喜愛之情的一種藝術造型。”
平面設計
工業設計
CG插畫
UI交互
室內設計
建筑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