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跡象表明,“創意設計”在深圳正掀起風潮。設計不再是藝術家、設計師偏安一室的專業活動,它正在成為越來越多市民的創意生活。在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執教工程設計的王宗衍,雖已年近古稀,卻饒有興致地利用三維設計軟件,制作了一部動畫短片向市民動漫創意設計大賽投稿,他是參賽者中年事最高的。王宗衍來自武漢,退休后來到深圳,他的感觸是深圳這兩年藝術與設計的氛圍越來越濃厚,關于“設計之都”的理念也在步步推開,市民們有更多的機會與熱情參與創意設計。
深圳民間動漫愛好者紛紛自發集中創作。
1 眼前—— 民間動漫社風起云涌
齊杰是深圳大學一年級的學生,雖然讀的是生物專業,但課余喜歡擺弄的卻是漫畫及動畫創作,休息日還經常參加一個叫“五話ERO”的民間社團活動,創意、設計及COSRLAY表演。從他嘴里,能聽到一連串的動漫社的名字,梅子社、pancake、竹林子、征途、漫八等等,都是民間動漫愛好者自發創辦的社團。這個月由民間動漫社團發起的“玩家展”即將舉辦,屆時將是一場深圳民間原創動漫力量的大集結。之所以對情況如此熟稔,齊杰說是“因為都在同人圈子里”。其實早在南頭中學讀高一時,他就參加了一家動漫社。
說起民間動漫社的歷史,可能要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末。上世紀80年代中期,隨著翡翠動畫公司1985年的率先成立,一批海外加工制作的動畫企業落戶深圳,那時全國70%以上的動漫制作人才云集深圳,上世紀90年代,深圳繁盛一時的動畫加工呈現衰落之勢,代之而起的是原創的蟄伏與發力。有“中國少年漫畫第一人”的顏開就在1995年設立了自己的工作室。除動漫公司及專業作者之外,同人志社團開始出現,一些學校也成立了各自的中學生動漫社。期間還成立了包括專業作者、同人志社團及廣大愛好者在內的深圳動漫聯盟。
據民間動漫人士的不完全統計,如今深圳的動漫社團有近50家,不少都是在校中學生自建的團隊。成立于2003年的pancake漫畫社就是一位初二學生在網上召集創立的,在上屆的文博會上還演出了社團原創的COSPLAY舞臺劇《稻草人的守望》。成立于2005年的顏襲動漫社目前有成員40多人,有大學生,有小孩,也有上班族,大家沖著一個共同的愛好走到一起,社里依據各人所長分為繪畫組、攝影組、COS組及視覺組,但成員有余力也可“通吃”,參加所有小組的活動。該動漫社在深圳市民動漫創意設計大賽中曾摘取COSPLAY秀表演的一等獎。
這一去年底啟動的大賽,吸引了眾多動漫熱愛者的踴躍參與,在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有1000多名市民參與繪畫類創作評選,150余名市民參與動漫設計與創作,參賽者來自各行各業,有機關干部、教師、學生,也有外來勞務工和退休人員,年齡最大的66歲,最小的6歲,參賽作品中佳作頻現。由動漫界專家組成的評委不由慨嘆,沒想到深圳市民當中有如此多的動漫人才,有如此熱烈的動漫激情。
梁健聰是紅嶺中學初二的學生,從小喜歡看漫畫書,那個備受兒童喜歡的《阿衰》作者貓小樂是他的偶像。自打進了中學,學校開辟的第二課堂有專門的漫畫班,只要有興趣就可報名參加,學習了一年多的梁健聰和學校的美術老師一道參加市民動漫創意設計大賽,誰想兩件作品分獲現場手繪及系列漫畫兩個項目的一等獎和三等獎。梁健聰說自己的理想就是成為一名漫畫家。
平面設計
工業設計
CG插畫
UI交互
室內設計
建筑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