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見的烏托邦”——OCT-LOFT區域創意文化研討會 四位設計大師和國內諸多著名設計師將參與研討,針對本次活動的主題“設計之上”及OCT- LOFT北區的發展已確定以“創意文化”為區域再生的目標,本次研討的重點為:Re Do命題展深化作品點評;世界工業遺產再生模式探討;深圳制造業工業遺產的歷史意義與價值;OCT-LOFT再生模式研討。
文字實錄:
主持人:我們研討會正式開始,首先有請著名設計師原研哉先生談一下他的創作理念。我剛才看了學生的展品,我覺得里面有很多很優秀的作品。我覺得設計首先要理解它的主題,比如讓你做一個二號的紙杯,那么首先要了解為什么要出這個題目,為什么要讓我做一個二號的紙杯。

平面設計師、 武藏野藝術大學教授 、日本設計中心代表 原研哉
原研哉:大家好,我是原研哉。眾所周知我們的創造意念是,首先活著的人,組成一個環境。在人的生活所組成的環境中形成了一個智慧。設計包括方方面面,比如汽車、照明設備,甚至我講話的這個麥克風等其他各種各樣的物品。設計不止是設計一個東西的形狀,比如一支鉛筆,是體現了人類的智慧。你注意到了這一點,首先這個就是設計的開端,你注意到了這個是人類智慧的體現。所以我認為,要從我們生活當中發現和創造自己優秀的設計作品。
我認為很重要的一點,設計不光是利用色彩和形狀去設計一個東西的造型,而是說要怎么樣感覺和感觸它,這個是設計中很重要的地方。我談到了生活和設計的關系。非常有意思的是,我看到了中國學生命題的作品。我們的設計命題也是和這個有關的。比如一條白色膠布也是一個命題。
我覺得這次展示的布展做得非常好,包括產品的擺設、布置都做得非常好。
潘先生:我們學院的學生用原研哉先生給的一個課題作了相應的回答,我們前后一共花了12天,一共是13位同學組成的團隊,我們希望通過共同的討論,對物體原有的本色,介入對物體的思考。我們希望介入這個課題對我們本身的教學做一個再思考。
原研哉:基本上你們已經理解了課題的要點,首先我講一下對自己課題的理解,一件物品首先有它獨特的功能,例如玻璃杯的功能是可以裝水,然后拿來喝。但是我想玻璃杯不光只具備這個功能,當桌子上有一張紙,風一吹就會把這張紙吹掉的時候,你把這個玻璃杯壓在上面,這張紙就不會被吹掉了。當然,你甚至也可以把它當成是武器。這些都是這個玻璃杯潛在的功能。我這次給的這個題目,是希望同學們可以從另外的潛在的功能上進行思考,來考慮人跟物體之間的關系。(如果說現在電腦可以接通的話,我可以把我東京同學的作品放給大家分享一下。)也就是說物品有它的功能,我們設計的時候要依據他的功能進行設計,同時還要表現他潛在的功能。人跟物之間的關系不是簡單的關系,是比較復雜的。我們在設計的過程中,要在無意識中發現這個潛在的關系,我想這一點對設計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剛才我看同學們的作品的時候也注意到他們發現了一個紙杯潛在的功能。比如說我看到一個作品,在紙杯里面膠注了蠟燭,這個作品重點體現了蠟燭的外形,這個是很好的設計理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