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中國創意產業之父”厲無畏暢談“創意產業與城市發展”,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兩個小時里,厲無畏娓娓道來,精彩觀點層層剝筍,典型案例順手拈來,讓你在會心一笑的同時,領會到創意之奇妙,認識創意產業之神奇,發現創意就在我們的身邊。對于“設計之都”深圳,厲無畏殷切寄望:深圳可借“設計之都”大舞臺,廣泛吸引國際資源,積極拓展創意空間,讓深圳設計服務全國、唱響全球。
與其讓白領無所事事等電梯,不如讓他們看看廣告
【精彩觀點】當“文化創意”和“科技創新”在山頂匯合,他們就搶占了經濟的制高點
經濟寒冬中,創意產業猶如一股暖流。厲無畏用“動漫產業翻一番,電影市場增長30%”的一組數字,說明了創意產業的頑強生命力。他說,作為知識經濟的核心,文化創意和科技創新是提升產業附加值和競爭力的兩大引擎,是經濟增長的“車之雙輪,鳥之雙翼”,其中,科技創新提供新的更高的使用價值,是“真”;文化創意提高產品與服務的觀念價值,是“善和美”。
“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意在山腳下分手,到山頂再匯合,就占領了經濟的制高點!眳枱o畏的比喻很生動,他還舉例說明——
在上海,很多白領們等電梯,總覺得等的時間長?萍紝<乙钥茖W調度等辦法縮短等候時間;創意人員建議在電梯口掛面鏡子,白領們在等待時整理衣裝。之后,有個企業家,把創意變成了生意,那就是分眾傳媒創始人江南春!芭c其讓大家照鏡子,不如看廣告”,好創意得到了風險投資公司的支持,后來還被包裝到納斯達克上市,成功融資。
德國魯爾區“擦去臉上的煤灰”,化身歐洲“文化首都”
【精彩觀點】發展創意產業與舊城區改造的有機互動性,有利于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綜觀全球,有影響力的世界級城市無一不是創意產業最集中、最發達的地區!眳枱o畏以紐約、倫敦、柏林、東京等城市為例,指出創意產業的發展,可以促進城市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和增長方式的轉變,提高城市品位和產業的附加值,從而增強城市的綜合競爭力,復興一個城市。
不僅如此,創意產業還有化腐朽為神奇之功。在厲無畏看來,創意產業對協調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來說具有獨特的優勢,發展創意產業可以改造城市面貌,促進城市經濟可持續發展。在舊城區的改造中,創意產業更發揮著獨特作用。
德國魯爾區“擦去臉上的煤灰”,華麗轉身為歐洲“文化首都”,有力地說明了這一點。
厲無畏介紹,自19世紀工業革命興起后,魯爾區漸成德國的煤和鋼鐵生產基地,幾乎撐起了德國長達150年的發展。如今,魯爾區90%的煤礦廠和煉鋼廠都已關閉。厲無畏展示了他在幾年前魯爾區拍攝的幾張照片,“如今,這里高108米的奧爾豪森儲氣罐裝上了觀光電梯,設了觀景臺,底部建成了音樂廳,他說:“現在,廢棄的廠區,并沒有因此成為城市鐵銹斑斑的傷疤,而是被州政府成功地與文化產業結合在一起,或改造成景觀公園,或是休閑娛樂場所,或是工業博物館,或是設計與藝術中心……甚至還形成了一條‘工業文化之路’的旅游線路,如同一部反映煤礦、煉焦、鋼鐵工業發展的‘教科書’,帶領人們游歷150年的工業發展歷史。”
同樣,上海的“新地標”新天地,是把反映上海歷史文化的老房子改造成集餐飲、購物、演藝等功能的時尚休閑文化娛樂中心。“文化創意園區與城市舊區的有機結合,可避免城市的文脈中斷,不僅保留了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建筑,而且通過歷史與未來、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洋、經典與流行的交叉融匯,為城市增添歷史與現代交融的文化景觀,對城市經濟的發展產生巨大推動作用!眳枱o畏的點評凝練而獨到。
借“設計之都”大舞臺,深圳設計可服務全國、唱響全球
【精彩觀點】深圳有著最年輕的人群,開放、創新成為深圳人的文化特質。
具有高增值、強輻射、廣融合等特點的創意產業,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那么,目前國內創意產業的發展情況如何?
厲無畏生動介紹多個城市的創意產業發展特色——上海,憑借雄厚的產業實力,成為了中國的創意中心,僅赤峰路設計一條街的年產值達到30億;北京,發揮作為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各種優勢,文化內容產業產值占全國40%以上;杭州,在全國范圍內第一個提出了“漫”城市的概念,休閑產業成為杭州新的經濟增長點;長沙,鑄造文化“湘軍”,動漫業原創量排名全國第一……
對于“設計之都”深圳,厲無畏坦言,深圳有著最年輕的人群,開放、創新成為深圳人的文化特質。他如數家珍地介紹,深圳已先后出臺了《深圳市文化產業發展“十一五”規劃(2006-2010)》、《深圳市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綱要(2007-2020)》以及4項扶持文化產業發展的系列修訂政策。創意產業已成為深圳市第四大支柱產業,2008年增加值550億元,占全市GDP7%。目前,深圳市工業設計已占全國市場份額的60%。到2020年,深圳將被打造成為國內一流、亞洲領先、全球知名的文化產業先鋒城市。
對于“設計之都”深圳,厲無畏殷切寄望:深圳可借“設計之都”大舞臺,廣泛吸引國際資源,積極拓展創意空間,讓深圳設計服務全國、唱響全球。
平面設計
工業設計
CG插畫
UI交互
室內設計
建筑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