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新中國走過了一個甲子,而在平面設計領域內部,往年轟轟烈烈的氛圍似乎在“建國六十年”這樣的宏大敘事面前有所沖淡。但是,2009年的中國平面設計還是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新鮮的話題,而種種事件背后所暴露出的中國設計行業在2009年中的一些結構性問題更是值得設計批評家所關注和反思的。有意思的是,2009年中國平面設計領域的幾個值得特別關注的議題,與北京、深圳、南京這三座城市有著獨特的關系。
北京:世界設計大會帶給我們什么?
2009年10月,Icograda2009北京世界設計大會在北京召開。Icograda(國際平面設計師協會聯合會)北京大會本來是一個國際性平面設計協會的行業組織的一次年會,但是由于主辦方的有意宣傳,人們把它打造成了“設計界的奧林匹克”的形象,并且內容也從平面設計這一個部類擴展到了整個設計界。當然,這個策劃于設計界在公眾中間建樹自己的公信力、在國家政策的制定和扶植等方面樹立自身的形象等方面有百益而無一害。與此同時,配合“世界設計大會”的舉辦,“北京國際設計周”這個名稱也在公眾面前第一次出現。各種相關的展覽和論壇在國家大劇院、中國美術館、中華世紀壇藝術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展廳紛紛登場亮相。在北京舉辦這樣一次會議,充分體現了中國平面設計領域近年來創作水準的進步和國際地位的空前提高。從形式上來看,比起五年前2004年的那次AGI年會,2009年的這次Icograda世界設計大會在專業性方面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國際設計界的名流紛至沓來,各種展覽和論壇的場面也空前壯觀。
不過,從所引起的社會反響來看,我想世界設計大會的不足幾乎與它的優勢同樣明顯。一個最迫切的問題在于,對于中國當代設計來說,其實面臨著雙重的對話:一方面是與國際設計界的對話,提升中國設計業的國際知名度和“中國制造”的國際聲譽和公信力(如同國家商務部“中國制造”國家形象廣告片所展示的那樣),但另一方面還在于與國內其他領域、非專業的廣大公眾之間的對話。如果說世界設計大會所做的在以上第一方面投入大量精力并且成果顯著的話,那么恕我們直言,對于這第二方面,此次“世界設計大會”的組織者們似乎有所忽視,至少是做得遠遠不夠。一般社會公眾對于“設計大會”的漠不關心,與圈子內部的熱鬧景象形成鮮明的對比。然而恰恰正是以上這第二方面的任務,才是眼下中國設計所面臨的最急迫的問題。所以,與其說設計大會帶給我的是中國平面設計行業的國際聲望提高的喜悅,不如說讓人看到了一系列的問題,也留下了一連串未竟的思考。
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中國的平面設計和設計教育首先要解決中國設計所處的外部環境的現實問題,至于中國設計行業的國際聲望,應該只是一種錦上添花的東西,而不是中國設計和設計教育最急需解決的頭號問題。眼下中國設計師的創作能力已經可以與國際一流的設計師相對話,但是中國的設計環境,具體地說,就是好設計師和差設計師之間的距離,以及中國的設計界和廣大設計受眾(普通消費者)的設計意識和設計素養之間的距離,遠遠比一些設計行業發展先進的國家和地區要遠得多。中國設計的群眾基礎的建設,已經開始呈現為中國平面設計進一步發展的一個“瓶頸”。2009年,國家文化部、教育部、北京市政府等政府行為對于“世界設計大會”的介入,可以看作是中國設計界從邊緣進入主流,進而與政府展開合作的一個開端,中國設計的外部環境未來會怎樣?無疑還并不是一個可以讓我們感到松一口氣的時候。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