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全國美展設計展區”PK“平面設計在中國”
深圳聚集了中國最優秀的一批商業平面設計時,但是這個城市及其設計行業似乎一直是和“體制內”的種種活動不發生聯系的。深圳平面設計師協會組織的“平面設計在中國”系列展覽,無論從評委還是參賽作者,一般來講都以業界為主體,而極少設計院校的參與和介入。而由中國美術家協會組織的“全國美展設計藝術展區”則似乎很少有行業的設計師關注。兩個行業組織一個在深圳,一個在北京,而兩個大展的獲獎作者之間也極少發生交叉。長期以來,兩個展覽似乎承擔了不同的分工:“平面設計在中國展”似乎是商業設計師獲得同行認同,提高自身業界知名度的一個渠道,而“全國美展設計展區”則似乎是設計院校教師加入中國美術家協會、從而獲得體制內的各種資質的一個重要渠道。設計師陳紹華曾表示,雖然同在深圳,但是深圳大學等高校的設計學院,極少主動邀請深圳市平面設計師協會和眾多設計公司的一流業界專家參與授課或者演講。這似乎已經形成行業內部的一個“潛規則”。
但2009年卻發生了一個值得關注的情況:“第十一屆全國美展”的設計藝術展區,破天荒地設立在了深圳,并且邀請了深圳市平面設計師協會主席畢學鋒擔任評委。而深圳市文化局則同時成為兩個行業組織和兩個大展的主要分管單位。應該看到,以往在業界沒有太大反響的“全國美展設計展區”已經有所變化,不僅僅是評委中有了來自業界的年輕設計師,而不再僅僅是院校教授們的“一言堂”,從投稿作者的范圍來看也有所擴大,還出現了幾件水準比以往設計展區明顯提高的獲獎作品。但是總的說來,“全國美展設計展區”與業界的現實地卻還是顯得“隔”了一些,參賽作者中長期缺乏一線的優秀設計師已經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而參賽作品許多為沒有廣告主的“飛機稿”也并不符合設計行業的特點。而對于深圳平協來說,的確也應該積極調整姿態,看到“平面設計在中國”展覽多年來缺乏質變的現狀,從而加強與社會、院校、設計批評者之間的聯系。以本次“平面設計在中國09展”為例,我的一個感覺就是圈子還是太小了一點。每次參加“平面設計在中國”展覽的人基本上都是一個固定的群體。如果說全國美展的參加者代表不了整個行業的話,那么“平面設計在中國”展覽的作者群也僅僅能夠代表中國某一部分的商業設計師。當然,我對深圳市平面設計師協會對于行業的積極推動表示敬意,在缺乏政府資金支持的情況下雖難未艾,為行業交流作出的重要的貢獻。
因此坦率地說,對于2009年行業協會層面的這種“新變”,我本人的態度比較中立。雖然二者的分工甚至對立大于合作,但是必須承認,在中國目前的設計體制之中,分處體制內外的兩個行業組織、兩個全國性的大展承擔不同的職能,但都是不可或缺的。常言道,“存在者必有其合理性”,中國的兩個設計的行業組織的形成與并存由其歷史的特殊原因,但也有其承擔不同角色的現實意義。我曾認為設計界應該有自己的“中國設計家協會”,而不應該由美協來“越俎代庖”承辦設計展覽,但在短時間內似乎這還不太可能實現,因此,我們寄希望于“全國美展設計展區”的進步以及與業界的充分合作,應該也是一種積極的建設姿態。當然,身處“設計之都”的政府還應該為民間的廣大設計師提供哪些扶持和鼓勵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無論如何在眼下這個階段,我們不希望設計界“體制內外”的對立永遠對立下去,對于“美協”還是“平協”來說,似乎都需要一種積極的姿態以及對于對方的包容、合作和接納。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