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奢侈環保風潮
盡管將時尚產業環保化是一件這么困難和頭緒眾多的問題,但是只要“環保”的噱頭夠吸引眼球,時尚界總是要迫不及待地披上這最能讓人埋單的外衣。但它們的動作總是不痛不癢———2009年,Burberry大量采用透氣清爽的毛料,設計總監Christopher Bailey還建議男士以輕薄的針織開襟羊毛衣取代正式西裝,一樣能穿出奢華時尚。此外,Dolce & Gabbana、Versace、Bottega Veneta的男裝也都設計了一些材質輕薄、剪裁寬松的西裝,連正式的晚宴禮服也變得輕松休閑起來,因為這樣“可以減少夏天大家使用冷氣的用電量”。Armani每賣出一件衣服,就捐出一定資金給非洲兒童,用于購買治療艾滋病的藥物;LV宣稱寧可推遲新貨上架的時間,也要采用輪船運輸代替空運,因為船運油耗更省,尾氣更少。另外,他們還宣布在所有LV皮具上排除了污染性膠水,并減少了紙板包裝———是的,這些方式確實對環保有所幫助,但更多的只是一個姿態,就如同“I am not a plastic bag”一樣,這個由英國著名設計師Anya Hidmarch設計的購物袋在全球范圍內掀起瘋狂搶購,價格被炒高到300美元甚至更高———那些瘋狂購買Anya Hidmarch手袋的人,只不過是在搶購便宜名牌產品而已———價格高低其實和環保無關,但因此衍生的全球性環保袋的興盛泛濫,卻從另外一個方面造成了資源的浪費。
“I am not a plastic bag”也給了大牌們“靈感”,從LV到Gucci,各大牌都做起了環保袋的生意,Herms時尚環保型購物袋,由絲綢和小牛皮手工制作,可以折疊成錢包大小,售價大約8000元人民幣,雖然價格不菲,但仿佛因此搖身變得環保起來———環保面料制成的款式要比這些奢侈品原本的款式還要昂貴。有人問:“既然環保大熱,為什么不選擇便宜的普通面料呢?”回答是,即便是低廉的面料成本,也要加上奢侈品的品牌效應,為了標榜自己有一顆綠色的心,許多人不惜重金購買環保限量版的奢侈品,這便是Eco-Luxury,所謂的奢侈環保風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